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地研究进展.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6· HeraldofMedicineV01.28 2009 Suppl.June ·药学进展·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向道春1,饶子超2,刘 东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研究生班;2.药学院;3.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武汉430030) [摘要]近年来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研究取得许多新进展,三唑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得到进一步阐明,并有多个广 谱、低毒、高效的新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综述三唑类抗真茵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介绍新型三唑类抗真茵药物: 伏立康唑、泊沙康唑、雷夫康唑、SYN-2869、TAK-187和Albacmnazole。 [关键词]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泊沙康唑;雷夫康唑;SYN-2869;TAK-187 [中图分类号]1197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781(2009)06增-0056-0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具有明显优势的治疗用抗 由于目前还没有测定出真菌P450。.叫的晶体结构,有学 真菌感染的药物,该类药物具有代谢稳定,有多种给药途径,既 可口服又可注射,对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感染都有明显治疗效 果。其中酮康唑等芳乙基环状缩酮类化合物是治疗浅部真菌 化酶。并阐述与血红素辅基作用残基,与电子供体作用和参与 感染的首选药物,以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为代表的第3代抗真菌 电子传递残基,底物进出通道残基和活性位点残基。同时将4 药物是治疗深部感染的常用药物¨,2J。但是三唑类类抗真菌药 种结构类型的15个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以活性类似法搜寻药效 物可与人体的多个细胞色素‰蛋白作用,因此具有较严重的 构象,并对接至白念珠菌羊毛甾醇14a去甲基化醇的活性位点 不良反应。除此之外氟康唑的抗菌谱相对较窄,对曲霉菌等真 中,发现三唑类药物在活性位点具有相似的空间取向,它们共 菌活性很低,且易产生耐药性,伊曲康唑也存在口服生物利用 度不稳定等问题。同时研究显示三唑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问 M306残基组成的疏水空穴中,其中Y132的侧链经苯基与抑制 题p1。目前,药学界对三唑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作更为深入的研 药的卤代苯环紧密堆积,可形成n一竹电子迁移复合物。这些发 究,同时对三唑类药物作了大量结构改造并开发出数个具有发 现为基于羊毛甾醇14,-,去甲基化酶的活性位点进行新型抑制 展前景的候选药物,笔者就此作一综述。 剂的先导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2三唑类抗真菌新药 三唑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抑制真菌羊毛甾醇 现已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等三唑抗真菌 14a.去甲基化酶(P450m。),使羊毛甾醇蓄积,细胞膜结构功能 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胞色素P伽单氧化酶 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缺乏而起药效作用的Ho。目前从 及羊毛甾醇14a.脱甲基酶,后者是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关 分子水平阐明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抑制真菌细 键酶。随着临床上非白念珠菌感染率迅速增加,以及氟康唑耐 胞中羊毛甾醇14a位去甲基化反应、氮唑环上的氮原子(咪唑3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开发出新一代广谱、低毒、高效的三唑类抗 位N,三唑4位N)上的孤对电子与P450。.朋血红素辅基铁原子 真菌药物尤为重要。 形成配位键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与氧原子结合的机会,阻断 目前已对现有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作了大量的结构改造, 底物羟基化反应,结果使真菌体内羊毛甾醇或其他14a甲基化 已发现抗菌谱更广、毒性更低、并具有较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的 的甾醇大量蓄积,麦角甾醇合成缺乏,导致膜通透性和膜上许 药物,并且筛选出数个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新化合物。经过深 多酶活性改变,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由于人体内普遍存在 入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以及体外、体内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