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精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节课程标准 说出人类所面临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资料对环境问题进行简单归类。 据印度媒体报道,截至5月26日,印度部分地区高温天气导致的死亡人数已超过1100人。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融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2015年) 2℃ 人类离安全气候的边缘还有多远呢? 根据科学家的说法,如果气温上升2或3摄氏度,那么,地球将发生不可逆转的破坏性变化——这意味着最好将地球温度变化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 生态灾难倒计时,气候变暖距临界点仅1.2摄氏度。 电网损毁 冻雨 暴雪 2月2日一辆抢险工作车在京珠高速公路韶关云岩路段的便道上缓慢行驶 旅客滞留 交通受阻 2万辆车6万余人滞留京珠高速湖南段 2008年1月中旬到2月上旬,南方地区遭受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全国有129人死亡,4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7亿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2014深圳特区报讯3月30日-31日,一场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3月份最强的大暴雨降水过程袭击深圳,全市平均雨量195.9毫米,最大日雨量284.1毫米(深圳机场)。此外,最大小时雨强达116.2毫米(和平)创下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新高。从3月30日18时至31日0时,深圳共记录到9119次闪电。 2013年10月中旬至2014年4月,北半球遭遇严重干冷,对多地作物生长人民生活造成恶劣影响。此极端天气灾害主要由于太阳辐射的南移和非常规变化强度的长期偏弱形成。当这种极端天灾出现时,西伯利亚高压变得非常强大,位于西伯利亚腹地的寒极多次形成涛动,造成了强冷空气的反复南下,因此造成了我国北方大部的历史性干冷天气,渤海、辽东湾、莱州湾出现了严重的冰冻,连运河、洪泽湖,及太湖也出现了数百年未曾出现过的严重冰冻。 水库干涸 洪水泛滥  2014年4月,云南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元江连续10天超过40℃,突破历史纪录。4月中旬以来,云南河谷地带持续出现高温天气,12县发生极端高温事件,有14县日最高气温突破4月历史极值,突破当地历史纪录。高温少雨导致云南西部出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造成云南全省除怒江州外的15个州市均不程度出现人蓄饮水困难。据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4月21日,云南全省因旱造成农作物受旱249万亩,除怒江州外的15个州市94.5万人、43.4万头牲畜不同程度饮水困难,因2014年云南干旱造成河道断流76条,水库干涸63座,机电井出水不足416眼。 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从气象来说,气候变暖意味着蒸发量要加大,大量的水汽融到空气当中;此外,全球变暖,地面和海洋的温度也升高了,就使大气当中不稳定的能量也在增加,这种不稳定能量越大,台风的强度就会越强,强对流天气也会越强,甚至连大气中的电场强度也会增强。而无论是大气里面所含的水汽量、不稳定能量还是电场强度,一旦都比以往来得更大,就极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和极端天气事件。所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在增加、强度在增大,与全球气候变暖有着直接的关系。” 过去140年全球温度变化情况 Global warming 天灾还是人祸? 全球变暖的成因: ①自然原因:地质历史气候的变化 ②人为原因: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毁林 重点知识: 措施: 开发利用新的清洁能源; 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 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率; 大力植树造林。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 《京都议定书》是解决什么环境问题而起草的?减排的目标是什么?美国为什么又退出了这一协议?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布什称不会加入 《京都议定书》 安南呼吁美国遵守 《京都议定书》 2001年3月28日,美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由,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严重威胁到议定书的生效前景。 首先,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还没有加入。 其次,《京都议定书》只规定了到2012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目标。 前景不容乐观 《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我国有没有签署这一议定书?反映了我国对国际环境保护的何种态度? 我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 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