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论文黄土高原不同林龄毛白杨人工林碳密度研究.docVIP

黄土高原论文黄土高原不同林龄毛白杨人工林碳密度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土高原论文黄土高原不同林龄毛白杨人工林碳密度研究.doc

黄土高原论文:黄土高原不同林龄毛白杨人工林碳密度研究 【中文摘要】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破坏情况严重,自然灾害天气频发,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恢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作为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生态系统碳储量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因此,本文依托陕西省日元贷款造林生态环境监测项目,以不同林龄的毛白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和碳含量实测的研究方法,调查样地11块,共获得样品389个,运用Excel和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不同林龄毛白杨林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得出了以下的结果:1.不同林龄的毛白杨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的差异显著:45年生毛白杨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17.081 kg·m-2)25年生毛白杨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14.674 kg·m-2)10年生毛白杨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9.728 kg·m-2),45年生毛白杨林生态系统总有机碳密度与与荒地、10年生毛白杨林和25年生毛白杨林相比,分别增加了8.573 kg·m-2、7.353 kg·m-2和2.407 kg·m-2,提高了100.764﹪、75.586﹪和16.403﹪。2.不同林龄毛白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显著:10年生、25年生和45年生毛白杨林生态系统都表现为土壤层有机碳密度大于其他各层。10年生、25年生和45年生毛白杨林乔木层地上部分有机碳密度中干的有机碳密度所占的比例最大,地下部分根系中根径10mm的根有机碳密度所占的比例最大。3.不同林龄毛白杨林生态系统中0-80cm深度的土壤层的碳密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且土壤碳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显著:10年生、25年生、45年生与邻近荒地同深度范围内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相比,10年生毛白杨林土壤总平均有机碳密度减少了0.784 kg·m-2,降低了9.495﹪;25年生毛白杨林土壤总平均碳密度增加了2.798 kg·m-2,提高了33.886﹪;45年生毛白杨林土壤总平均碳密度增加了3.569 kg·m-2,提高了43.224﹪。且在0-80cm土壤深度范围内10年生、25年生和45年生毛白杨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垂直分布明显,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呈现下降趋势。0-20cm土层的有机碳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土层的有机碳密度(P0.05)。 【英文摘要】In recent years,due to ir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with serious damage to vegetation,natural disasters frequently occurred and directly impacted on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At the national attention and strong support,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has made some progress.Populus tomentosa plantation as one of the main tree species on the Loess Plateau,its ecological aspects of carbon storage was not enough.Therefore,this article relied 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oject of afforestation in Shaanxi Province(funded by the Yen loans),studied Populus tomentosa plantations at different ages using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the measured carbon content of research methods, investigated sample sites 11 and obtained 389 samples.Using Excel and SPSS 17.0 softwares for data processing to analyze each component carbon density of Populus tomentosa plantations ecosystems at different ages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