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公害杏鲍菇高效栽培技术.doc
杏鲍菇肉质肥厚、营养丰富、保鲜期长,是味道最好的菇类之一,被益为“平菇王”。杏鲍菇有益气、杀虫和美容作用,是一种口感好,又具有药用功能的珍稀食用菌品种。
1.生物学特征
温度:杏鲍菇属中温偏低型品种,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6℃;原基形成最适温度为10~15℃;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因菌株而异,一般为15~18℃,温度低于8℃或高于20℃时,子实体发育不良,气温是杏鲍菇栽培成败的关键。营养: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需要较丰富的氮源;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越高;基质原料有棉子壳、木屑、蔗渣、麦秆等;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基产量最高,朵型也大,子实体风味较好。水分和湿度:培养基含水量以60%为宜,拌料时水分要适中,宜小不宜大,料水比1∶1.1;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相对湿度各在90%~95%和85%~90%。空气: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但一定量二氧化碳浓度能明显地刺激菌丝生长和原基形成。光照: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子实体分化和生长却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为500~1000Ix。pH值: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是6.5~7.5,出菇时的最适pH值是5.5~6.5。
2.高产栽培技术
(1)季节安排。杏鲍菇出菇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于形成子实体。最好根据所选品种的出菇温度范围安排好生产季节,因为杏鲍菇的第一潮菇若未能正常形成,将影响到第2潮的正常出菇。一般以9月上旬制菌袋,10月中、下旬开始出菇为宜。正常情况下元旦前后出菇结束。
(2)栽培料配方。①玉米芯50%,棉籽壳30%,麦麸15%,玉米粉3%,蔗糖1%,碳酸钙1%。②木屑35%,棉子壳40%,麦麸20%,玉米粉3%,石膏1%,蔗糖1%,水分60%~65%,以木屑和棉籽壳混合培养料最佳。
(3)装袋、灭菌和接种。杏鲍菇一般采用熟料袋栽方法生产。常规采用17~50厘米塑料袋。消毒灭菌后,单头接种,将菌袋摆放在适温及光线较暗的培养室中培养。当菌丝长至10~1.5厘米时,可微孔通气。单面打孔接种,套袋发菌,从接种孔出菇的方法更好。
(4)催菇及出菇管理。①催菇排架:菌丝发满后,可进行排架。菌棒排放在菇棚内,呈南北方向,每个菌墙两排,出菇端向外,中间留有管理道。为防止接种孔积水,出菇前菌袋接种孔必须朝下,待原基形成并长至黄豆粒大小后,将菌袋翻转,子实体朝上摆放。②疏蕾:杏鲍菇疏蕾是确保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操作得当,商品菇可提高10~20个百分点,方法是首先准备一把小尖刀,在菇蕾发生点选择密集的幼蕾,确定每个出菇面保留2~4个幼蕾,将其余的菇蕾用尖刀削去蕾尖即可;其次是保留的菇蕾间距要合适,以避免长大后拥挤,疏蕾时不要伤及保留蕾。完成疏蕾操作后,及时对棚内墙体、地面、通风口等处喷洒一遍,对100倍漂白粉溶液,以防疏蕾的伤口感染病毒病菌。③控制水分和温度:菇棚温度控制在10~18℃,低于10℃原基难以形成;超过20℃原基分化停止;持续20℃以上,已形成的小菇蕾则变软,萎缩死亡。因此根据菇的大小、数量适当通风,保持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可通过向地面和空间喷水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尽量不要把水直接喷到手实体上,以防感染细菌造成腐烂。④病虫害综合防治:杏鲍菇的主要病虫害是细菌、绿霉、木霉及菇蝇。通常低温时病虫害不易发生,加强通风和进行温度调控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如发现细菌、绿霉、木霉污染,要及时把菌袋取出室外深埋;对菇蝇可利用电光灯、粘虫板进行诱杀,并结合用斑潜灵2000~2500倍液喷雾。
3.适时采收
(1)当菌盖平展,边缘微内卷,孢子尚未弹射即可采收。采收时手握菌柄,整朵旋转拔起,及时削去云菌柄上的木屑,采收后清理料面,停止喷水,养菌7~10天后可出第2潮菇。
(2)菌袋出过2潮菇后,菌袋内的营养及水分就不能满足后期出菇的需要。需要及时脱膜进行覆土栽培。经覆土法管理,后期还可以出2潮菇。
(3)采收的杏鲍菇可根据标准进行分级保鲜包装上市。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可切片晒干或加工成软罐头。既能达到长期贮存的目的,又能较好地保持杏鲍菇原有形状和风味,即食用快捷方便又安全卫生。
连云港论坛 连云港网 提供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妊娠恶阻.pdf
- 猪咬伤诊疗规范考试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海蜇蜇伤诊疗规范考试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3年云南文山州砚山县江那镇人民政府村(社区)后备干部及社会服务岗位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VIP
- 第二阶段课件11检索概论ii.pptx VIP
- 狂犬病诊疗规范2021年版考试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4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更新解读课件.pptx VIP
- 通达信公式编写初中高级全套教程(附:通达信全部函数表).pdf VIP
- 译林牛津版苏教八年级上册英语词汇表(表格版)直接打印.pdf VIP
- 2023年云南文山州砚山县江那镇村(社区)后备干部及社会服务岗位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