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在朝圣路上.doc
走 在 朝 圣 路 上
——我的教学心路盘点
临海市哲商小学 王乐芬
我的教育梦想:营求丰盈蕴藉的课堂,享受清扬自在的语文。
个人主要获奖:浙江省“教改之星”金奖第一名、浙江省课堂教学能手、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台州市教坛新秀、台州市青年英才、临海市教学能手、临海市优秀教师。曾先后获全国电视公开课比赛一等奖、全国现场说课比赛一等奖、浙江省第九届阅读教学比赛二等奖、台州市优质课一等奖、台州市“教改实验成果”第一名、台州市教学大比武二等奖等。主持6项省、地级课题,3项成果分别获省、地一二等奖。五十多篇文章发表或获奖,其中28篇刊发于《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等核心期刊,5篇获浙江省教研室组织的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8篇获台州市一等奖,著有《小学生巴金读本》一书。2011年12月,作为中国大陆教师的代表,在大陆、香港、台湾、澳门四地小语会联合举办的第十届“两岸四地”教学观摩中执教儿童诗。
弹指间,竟已做了十八年的语文老师。
从犹疑自己能否做好一个老师到开始沉醉语文享受语文,我一路行走,也一路追寻。赏过似锦繁花,踏过荆棘遍地,峰回路转,苦乐掺半,却不曾生过懈怠之心。因为,远方,总有圣园的梦,光华流转,辉映我心。
打开窗:保持对世界的眺望
世界太广袤了。
因此,打开眺望的窗,尤其重要。
一直记得从教之初的岁月,自学考试方兴未艾。我用一千多个夜晚,一口气拿下了除英语之外的汉语言专科本科的所有科目。那是多么美丽的夜晚啊:亮一盏灯,灯色如银;窗外,月圆月缺,花谢花又开。沉浸在读书的境界里,一字字,一句句,咀嚼,消化,回味。夜深了,远处一阵喧哗,在霓虹灯闪烁的那一方,剧院散场了。于是,伸伸腰,捶捶肩,肌体劳累但心灵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
自考的四年,是生命中不可复制的四年。它给了我专业知识和文学的情怀,更给了我一扇明亮的窗,透过它,我看到了: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学习着是美丽的。很多看似艰辛艰涩的事,它的内核是愉悦的、甘甜的。
许是习惯了吧。自考结束后,我一直保持着这种清修式的学习,一直保持对外界的眺望。只是研修的范畴从文学扩展到语文教育、阅读教学。我努力读能搜集到的国内外教育书籍,有的甚至托朋友从台湾、香港、韩国等辗转带来;我曾在全国最大的教育论坛——教育在线和人教论坛上与天南海北的同行谈教论学,担任版主长达五年;我也曾醉心请教多位国内小语名师,从素不相识到莫逆于心。08年开始,每个暑假,我都会报名参加一个非官方的专业研习。比如:08年,亲近母语种子教师研习;09年,全国首届班级读书会骨干教师研习;2010年,第二届华文图画书论坛;2011年,第二届千岛湖儿童阅读体验式研习……
这些研修和学习,就像一扇扇的窗,让我时刻保持对未知的教育教学世界的好奇和眺望。研习中,良师诤友随处可遇:严谨治学的北大教授钱理群,让我心悦诚服做了人生第一回“粉丝”;文字高妙的江苏特级张学青,其博客让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潜心研究甲骨文、对联、民国作文的丁慈矿,让我讶异:真书生,就是如此风骨……
读书,研习,就是打破教育教学生活的固步自封,就是给自己的心灵开窗啊。
打开这一扇窗,无论你在山城,还是在海滨,外面世界的天光云影总会辉映进来。
寻找光:照亮自己的所在
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但我们终归要跋涉在自己的朝圣路上,寻找梦中的教育圣园。
犹记当年,小语界盛行华美丰赡的课堂,一时间,乱花渐欲迷人眼。讷于言辞的我,认定自己成不了好教师。但是,在恩师王金兰老师严格的要求下,在远方那么多益友一次次的鼓励下,在学校领导、伙伴们热情的支持帮助下,我沐着温暖出发了。我要寻找理想的光,寻找我心中的教育圣园。
一年又一年的行走中,我在思考,在研究,在不断自我推翻,又从头再来。我们的教育该走向何方?怎样的课才是好课?这两个问题,始终纠结于心,不可或忘。我做过六项省、地级课题,想努力探寻青年教师生命与专业和谐成长的路径和班级阅读经营的策略等;我先后推出五堂市级以上的诗歌系列公开课,形成自己诗歌教学研究的五个节点,从临海宣讲到“两岸四地”;我还与台湾小语会的两位朋友缔结盟约,四年间一千多封邮件来往,对两岸教育作异同比较……
一路行走,我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撰写成文,竟有五十多篇文章获奖或发表,还在浙江省论文评比中夺得五连冠,被省厅领导誉为“史无前例”。我的教学主张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先后获全国电视公开课一等奖、浙江省教改之星金奖第一名、浙江省课堂教学能手等三十多个国家级、省、地、市级奖项。
当然,我们的追寻最终是为了我们的孩子。学生,是一切教育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十几年里,我的学生跟我共进退,一起经历着语文教育改革的苦乐酸甜,除了收获出色的语文成绩外,也历练了多方面的语文才华。以近五年为例,我班学生有三项研究性成果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