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知道).ppt
问题1:人和动物新陈代谢与植物有何不同? 植物能直接摄取环境中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自身的有机物。而人和动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物,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驰名中外的“北京烤鸭” 无辜的“大头娃娃” 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非洲儿童 课堂练习 1、动物性蛋白质营养价值高还是植物性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为什么? 2、早餐空腹喝牛奶不如喝牛奶吃些馒头等食品利用价值高,为什么? 3、有些对胃刺激作用的药物常常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什么原因? 4、青少年正在长身体时期,学习压力又大,是不是摄入的蛋白质越多,营养就越好呢? * * * *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的代谢 教学目标 1,糖类代谢(理解) 2,脂质代谢和蛋白质代谢(识记) 3,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知道) 4,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知道) 问题2:人和动物所摄取的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 无机营养;水和无机盐; 有机营养:糖类、脂质、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其中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称为三大营养物质、膳食纤维又称为第七大营养物质。 人体对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淀粉 唾液淀粉酶 肠、胰淀粉酶 麦芽糖 肠、胰麦芽糖酶 葡萄糖 脂肪 胆汁 乳化作用 脂肪微粒 胰脂肪酶 肠脂肪酶 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多肽 肽酶 氨基酸 问题3:三大营养物质是如何进入人体内的? 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 人体对三大营养物质的吸收 葡萄糖 主动运输 毛细血管 血糖 甘油和脂肪酸 自由扩散 毛细淋巴管 毛细血管 血脂 氨基酸 主动运输 毛细血管 血液中的氨基酸 一、糖类代谢 葡萄糖 氧化分解 合成 分解 合成 转变 CO2+H2O+能量 肝糖元 肌糖元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思考题? 1,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什么?进入细胞后主要是做什么用? 2,葡萄糖氧化分解主要在哪种细胞器中进行? 3,CO2和多余的H2O如何排出体外? 4,肝脏和骨骼肌合成的糖元有何不同?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5,血糖有哪几个来源? 6,为什么用富含糖类的饲料喂北京鸭可育肥? 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血糖 正常值(80~120mg/dl) 低血糖 早期症状(低于50~60mg/dl) 晚期症状(低于45mg/dl) 高血糖(130mg/dl) 糖尿(160mg/dl) 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 惊厥、晕迷 血糖80~120mg/dl A 消化吸收 b CO2+H2O+能量 肝糖元 a B 肝糖元、肌糖元 c C 转变 A、B、C,a、b、c分别指 的是什么? A:食物中的糖类 B:甘油、氨基酸、乳酸等非糖类物质C;脂肪和某些氨基酸a:分解 b:氧化分解 c:合成 转化 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人体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保证组织中能源物质供应的持续性。 在正常进餐后4h测定甲乙两人的血糖浓度,甲为140mg/dl,乙为100 mg/dl,然后给两人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并每隔0.5h测定此血糖浓度,其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甲 乙 260 180 100 20 0.1 1 2 3 4 时间(h) (1)甲乙两人中糖代谢及其调节功能比较正常的是——,理由是( )。 a b c d 乙 其血糖浓度基本稳定在80~120mg/dl左右 三条 有两条 (3)曲线cd段表示血糖浓度平稳,此时,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代谢途径主要是( ) (2)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变化的主要代谢途径是( )。 二、脂质代谢 脂肪 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 分解 甘油、脂肪酸 氧化分解 转变 CO2+H2O+能量 糖元等 脂肪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脂肪肝形成原因: 肝功能不好 、磷脂等合成减少时,脂蛋白的合成受阻,肝脏不能把多余的脂肪顺利地从肝脏运出去,因而造成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形成脂肪肝。 注意:磷脂是脂蛋白的重要合成原料;脂肪肝长期发展下去能使肝细胞坏死,结缔组织增生,最后造成肝硬化。 1,肥胖:摄入的供能物质多于消耗的供能物质 2,高血脂:空腹时血脂的含量超出正常上限并且持续升高的症状。可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年5月份人力二级历年真题.pdf
- 2009年中考物理电功电功率专题训练.pdf
- 20101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幸强国广义收入分配_现象_理念与核心价值.pdf
- 2010460拥有广阔销售网络的心血管药物龙头1TRankInfo.pdf
- 2010一种配电网重构中潮流计算序列的快速建立方法.pdf
-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强化双基系列课件__《圆锥曲线背景下的最值与定值问题》.ppt
- 2010年一季度电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pdf
- 2010年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参考书.pdf
- 2010年某医院住院疾病市场占有率分析报告.ppt
- 2011-2015年中国光伏背板聚酯基膜行业市场投资调研及预测分析报告.ppt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毕业生(四)【1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最新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一套.docx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6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x
- 毛概电子书.doc
- 紫外线钣金灰行业报告.pptx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5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CQC13464225-2024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安全与性能认证规则.pdf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