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学案(人教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四).docVIP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学案(人教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学案(人教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四).doc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学案(人教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四) 【学习目标】 1、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总结这类考题的答题思路。 2、抓住典故,分析内容观点 学习重点:抓住典故,分析内容观点 学习难点:怎样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知识准备】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归纳: (一)忧国伤时: 1.反映社会的黑暗;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3.反映离乱的痛苦;4.同情人民的疾苦;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二)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2.报国无门的悲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3.山河沦丧的痛苦;4.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 。 (三)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2.思亲念友;3.边关思乡;4.闺中怀人。 (四)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2.昔胜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感慨;3.借古讽今的情怀;4.青春易逝的伤感;5.仕途失意的苦闷;6.告慰平生的喜悦。 (五)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2. 情深意长的勉励;3.坦陈心志的告白。 【自主探究】 诗歌用典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用精练的语言来概括比较丰富的内容,二是借典故来议论或含蓄地抒发作者自己的感情。所以典故在咏史抒怀诗词中用得较多,而在写景抒情的题材中则用得较少。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 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词人借用这些历史事实,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高考试题中的典故,应是课本中学过的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因此对课文涉及的典故应烂熟于心。 【典题导航】 1、(2009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 小重山 端午 【元】舒颉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解析】本题是对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尤其是下文“谁复吊沅湘”、“树转午阴凉”,含义不难理解。 2、(2010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解析】“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 【巩固提升】 (2010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①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 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2)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kgsm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