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封建土地与赋役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秦汉的土地与赋役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 呈现阶段性的下移特征 1、从“王有”到“君有”:土地国有制的发展 2、列国采邑制度的发展和贵族之间争夺采邑的斗争: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3、各国土地制度的改革:自耕农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战国时代各国的变法与改革 魏国李悝的变法 楚国吴起的变法 韩国申不害的改革 齐国邹忌的改革 秦国商鞅的变法 变法、改革运动的基本内容 镇压民从的反抗、惩治“盗贼”,保护私有财产和维护新兴的封建统治秩序 奖励耕战,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发展个体小农经济 改革旧的爵禄制度,论功行赏,打击旧贵州势力,培植新的封建地主、官僚 整顿吏治、选贤任能,中央及地方的主要官吏由国王任免,从国家支取俸禄,中央集权。 一、秦汉时期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主要途径: 一是通过大量行赏与授田,将国有土地私有化; 一是通过土地买卖,这是土地私有制成熟的标志。 诸侯向卿大夫的赐田 如春秋后期,晋叔向对韩宣子说:“大国之卿,一旅(500人)之田(即500顷);上大夫,一卒(100人)之田(100顷)。” 晋卿赵简子专权时,曾赐名医扁鹊田4万顷。 秦汉以后按军功论赏赐田更甚,如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从而造成秦汉时期的土地高度兼并。 春秋战国向农民的授田与垦荒: 大致按“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魏国“之行田也以百亩,唯邺地二百亩,是田恶也。” 授田是一次性的,一旦无田可授,允许百姓自垦田以充百亩之数,如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诏令:“使黔首自实田。” 战国以来的土地买卖 《左传》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最早的土地买卖。 《韩非子·外储左上》:“中牟之人,弃其田耘,卖其宅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中原最早的土地买卖。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括)将(赵)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汉代的土地买卖,已经出现契约合同,并要“报官过户”。 孙成买地券 建宁四年九月戊午朔廿八日乙酉,左驭厩官大奴孙成从雒阳男子张伯始卖所名有广德亭部罗佰田一町,贾钱万五千,钱即日毕。田东比张大卿,南比许仲异,西尽大道,北比张伯始,根生土著毛物,皆属孙成。田中若有尸,男即当为奴,女即当为婢,皆当成为孙成趋走给使。田东、西,南、北,以大石为界。时旁人樊永、近义、孙龙、异姓、樊元祖皆知张约,估酒各半。 1、秦汉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结构的形成 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结构,由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这三种形式构成。在两汉时期,这种基本结构已经形成。后两种形式都是土地私有制。 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中,地主土地私有制是主导形式,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是附属形式,而国家土地所有制则是土地私有制的补充形式。 2、秦汉国有土地的经营 秦: 秦设有官吏专门管理国有土地。 一 部分给官奴隶即“隶臣”或”隶臣妾”耕作。从事工作的隶臣每月给口粮禾二石,隶臣妾1.5石,不事工作的不给。 一部分用租佃的方式交给民人耕作。 汉:山林川泽、苑囿园池、牧苑、公田、还有屯田 秦设有官吏专门管理国有土地 这些官吏称“薔夫”、“部左”、“田典”、“牛长”等 职能:管理包括播种、耕作、水犁和保护耕牛注视灾情以及收租等 各级田官要管理不同庄稼应播的种子数量,“部佐”还掌管收租,这说明国有土地采用的是租佃制。 2、两汉国有土地的经营 其典型的经营方式: 1、“假民公田”,即国家土地租佃经营方式。“假田制”下的农民,是国家的佃农,对封建国家有较强的依附关系,只缴纳地租,不承担赋税。 2、屯田。该制创始于秦朝。秦时,利用谪戍边疆的罪人进行屯田。两汉时期,国家大规模发展屯田。主要分布在边境地带,如河套地区、河西走廊地区及西域地区,目的和作用,是对匈奴战略性防御措拖,减少内地对边境的粮食供应。 “假民公田”和“赋民公田”的区别 “假”于百姓即租田给百姓,是西汉公田的最重要经营方式,不仅行于边郡也行于内郡。但耕田者交给官府的“假税”重于土地税,因此豪强地主侵占公田,掠吞“假税”,成为汉代的普遍现象。 “赋民公田”是封建政府把国有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被“赋田”的农民对于所赋之田拥有合法的所有权,也不必缴纳“假税”。 3、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经营 经营方式: 1、租佃制:如西汉时“宁成……买陂田千余顷,假贫民,役使数千家。” 2、雇佣制:如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少时“尝与人佣耕”,即是一个雇农。 3、使用奴婢进行耕作。 荀悦所言的“泰半之租” 荀悦讲汉代田租:“然豪富强人,占田逾侈,其赋太半,官收百一而税,而人输豪强太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华为培训教材存储产品概论.ppt
- Q31 0115000140C043_立邦反射隔热涂料.pdf VIP
- 首届智能用电运营工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经皮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高血压专家建议2025》解读.pptx VIP
- 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年活动自评报告三.docx VIP
- 关于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doc VIP
-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生设计作品图文材料.pdf VIP
- 2024年《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理论考试题库(浓缩400题).docx VIP
- 考研英语2005年-2018年英语二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