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doc
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
——《虞美人》教学设计
摘要:当今社会,多媒体似乎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各级各类学校也大力提倡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这大概是因为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确实好处多多。在我看来,它的音频文件极具感染力,它的视频文件不仅容量大,而且更生动、更形象、也更具有趣味性。顺应时代潮流,笔者也尝试着借助多媒体多方面的优势,对李煜的词《虞美人》进行了整体的教学设计,也把这一设计理念应用到了实际课堂中。实践证明,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确实能让语文课堂得以最大程度的优化。
关键词:多媒体 ; 语文课堂 ; 优化
下面是我的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
教材简析:高考对诗歌提出的要求是默写名言名句;对诗歌进行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等方面的鉴赏;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等。《虞美人》本身十分短小精悍,单纯从要求学生背的角度看,也许不是一个大难题,但要全面理解整首词,包括鉴赏它的语言和艺术技巧,这就有一些难度。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些难度。
设计理念: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宋词作为这个艺术王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课前师生都应做十分充分的准备工作:作为学生,应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介或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做到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理解作品;而作为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各方面的优势。我在课堂上交互运用了PPT和DVD,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教学目标
诵读、理解大意、背诵;
把握意象,体悟主旨。
鉴赏艺术手法:起伏跌宕,虚实相生;抽象感情形象化;
四、教学重难点
背诵默写;
名句鉴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 、教学时数
1课时
七、教学方法
诵读体悟法 音乐感染法 个人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讨法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ppt展示)
“乐不思蜀”的故事:蜀后主刘禅投降后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给用度,婢百人。刘禅登门致谢,司马昭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泪流满面,而刘禅却嬉笑自若。司马昭问刘禅;“你思念蜀国吗?”刘禅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旧臣谷正献计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谷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后说:“咦,这话怎么像是谷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的典故。
今天,我们要接触一位和刘禅命运相似的人——南唐后主李煜,他是不是也在被俘后“乐不思蜀”呢?
(趣味故事通过PPT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制造轻松的课堂环境)
(二)1.请学生欣赏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播放DVD)
(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以营造氛围。要求:请学生好好体味音乐的感情基调)
思考:这首歌在感情基调上有何特色?(PPT展示)
(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自主发言,然后师作总结)
明确:是哀怨伤感的基调 (PPT展示)
2.追问:此曲为何如此哀怨伤感?
(此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
(三)李煜及其创作简介
(先请生根据课前的预习发言,师做适当补充)
PPT展示:
失败的君王: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为五代之冠,后世称其为李后主。宋兵破金陵,李煜出降,被囚汴京,“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他在被俘两年后写了《虞美人》一词,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伎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赐酒将他毒死,时年41岁,而《虞美人》就成了他的绝命词。
杰出的词人:李煜的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柔靡。 后期则抒写一个亡国之君独特的生活与感受,抒发了深沉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形象鲜明,语言清丽,意境阔大,有大家气概,开后世豪放派之先。“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王国维《人间词话》)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四)初读感知
1、听范读(播放DVD);
2、自读,理解大意:
翻译:美好的时光流逝多少了?往事都不记得了。昨夜(软禁我的)小楼又刮起了东风,可是不堪回首明月耀下的惜日都城。故国雕饰着的栏杆和白玉台阶应该还在,只是宫女的容颜再也不红润了。你要是问我能有多少愁?正象那向东流去的一江春水那样绵延不断,推排不尽啊。(PPT展示)
3、再次DVD播放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背诵该词。(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完成抢记)
(教育专家说:“不能背诵就谈不上赏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