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用概念图策略,优化amp;lsquo;血液循环途径amp;rsquo;的教学.doc
运用概念图策略,优化‘血液循环途径’的教学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使用及制作概念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念图的使用概念图的制作Novak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是一种用于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有用工具,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这种把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结构图,叫做概念图。
2.现代的教学观明确指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谈话法启发引导学生寻找答案,通过边问、边讲、边绘图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展示概念图:
复习提问:
1.心脏四个腔的名称及与它们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2.血液循环的概念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要求及时纠正错误)
导入:我们已学习了血液、血管、心脏,心脏和全身的血管组成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就在这个管道中循环地流动。
提问:3.血液在心脏内如何流动? (回答:从静脉到心房再到心室再到动脉)
过渡:那么血液在血管内按什么方向流动?
下面我们通过观察血液循环动画演示来了解人的血液循环途径。
(二)演示动画了解人的血液循环途径:
先观察体循环:指导观察:(1) 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2) 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并反馈观察情况。
继续观察动画演示——肺循环:
指导观察:(3)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肺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并反馈观察情况。
(三)利用挂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绘制概念图
在学生通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模仿的概念图,自己制作一份的概念图,小组讨论并修改。
(四)分析体循环中的血液成分的变化:(师生一同分析)
1. 提问:A、动脉血的特点?B、毛细血管壁有何特点?C、血红蛋白有何特点?思考血液成分在哪发生变化?
2. 教师讲述:大家知道:从左心室射到全身各器官去的是鲜红色的动脉血,它含有很多的氧气,当流经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时,在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的组织细胞,根据血红蛋白的特性和毛细血管壁的特点,这时,血液里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便会和结合的氧分离,氧气透过毛细血管壁扩散到组织细胞,供其利用,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会扩散入血液,在血液中运输而带走。
在进行气体交换的同时,由于毛细血管血液里含有大量的营养,在这里还会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的营养物质透过血管壁进入细胞供其利用,细胞产生的废物进入血液被血浆带走。
所以,血液流经身体各部的毛细血管网时,与组织细胞既进行气体交换,又进行物质交换,经过气体交换后,这时,由于血红蛋白与氧气分离,血液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
这种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完成体循环。
因此,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动脉血→ 静脉血。变化部位:全身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处。
我们常用红色来代表动脉血,用蓝色来代表静脉血。
3. 请学生在所绘制的概念图中补充用红蓝箭头标出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五)分析肺循环中的血液成分的变化
1. 学生举一反三地分析: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是来自右心房的血,因此,它是静脉血,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当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肺部毛细血管紧贴肺泡,肺泡里有大量的氧气,血液里的二氧化碳便会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进入肺泡,随呼气排出体外,肺泡里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这样血液又变成鲜红色的动脉血。
因此,在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静脉血→ 动脉血。变化部位:肺部毛细血管与肺泡处。
2. 请学生在所绘制的概念图中补充用红蓝箭头标出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教师提问:体循环和肺循环哪个路线长?
投影资料:有人曾做过测定:安静时,一滴血通过这条完整的路线约需20秒钟,而其中16秒在体循环,4秒在肺循环,因此,有些书又把体循环叫大循环,肺循环叫小循环。
联系我们上一节课观察心脏的结构,它的左右心室壁哪一个厚,有什么意义?
回答: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它收缩有力,适于把血压到身体较远及位置较高的头部血管,与完成大循环功能相适应。这体现结构与功能的高度适应。
教师再次演示动画让学生观察后,提问: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是一先一后进行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两条途径是同时进行的。因为当心脏收缩时,血液会同时从左、右心室射出,因此两条途径是同时进行的,而且又在心脏汇合为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教师提问:血液循环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为人体不断地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运走CO2等废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过敏是病,危及生命,得治!.doc
- 过来人传经:决战高考“老生常谈”最实用.doc
- 过渡期(专用、非专用)校车使用许可审批表.doc
- 过滤技术在污水再生回用中的应用.doc
- 过秦论 巧学精练.doc
- 过秦论 贾谊.doc
- 过程控制的发展:从DCS和PLC到混合型控制系统.doc
- 过表达病毒载体构建信息表.doc
- 过(指出……的过失)秦论 荀子.doc
- 迎向新时代的两性关系:性别平等与性骚扰.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37228-2025安全与韧性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指南》.pdf
- GB/T 23724.3-2025起重机 检查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1349.2-2025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