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食(茑)用菌生物科学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古田)食用菌节——纪念中国食用菌协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2007年)
瓶木屑培养基中。用记号笔作好标签。用同样的方法接种5~lO瓶。
四、菌种培养关健技术
将接过种的培养基放到21~23%的培养室内培养。7天后进行检查看是否有污染,及时去除被污染。15
天检查一次,菌丝走到离瓶底l厘米时再检查一次,主要检查去除被污染和菌丝不整齐,转色不好的。
35天左右,选择子实体生长健壮、朵型圆正、耳片白且厚、朵大3~4cm,瓶内壁菌丝生长有力,爬壁力强,
可作为母种。进行基内组织分离,提纯复壮
五、提纯复壮优化质量
将用上方法取得的菌种在接种箱内按无菌操作要求,用接种铲挖出耳基下方的基质块,用接种刀将基
质块表面老菌丝铲除,取中下层基质块,挑取米粒大小基质块,接入已灭菌过的菌种瓶内木屑培养基(其培养
l℃~23。C的培养室内培养,7天检查,是否有污
基配方同前面介绍1上面。用同样方法接30。50瓶。置于室温2
染,及时去除被污染。15天检查一次,菌丝走到离瓶底l厘米时再检查一次,主要检查去除被污染的和菌丝’
不整齐,转色不好的。经培养后,选其中香灰菌丝长势均匀,吃料快,白毛团胶质化快、出耳早、朵型圆正、耳
片伸长好、无杂菌污染的为原种。进一步扩繁栽培种,用于生产栽培用。
六、利弊的探讨
利:菌丝纯正,不易退化,香灰菌丝强,出菇早,菇生长快、产量高。
弊:基内分离由于基质中侵染性病虫的潜伏,在现有仅靠肉眼观察的条件下,不能很好发现,以致杂菌、
放射菌、细菌等的潜藏和退续仍然是不可克服,致使种质不纯,影响栽培效益。因此还有待研究。
一142—
银耳菌种组织分离技术与存在弊端探索
作者: 包香源, 包剑锋
作者单位: 古田县包香源菌种场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吴锦泉 银耳菌种质量低劣在栽培过程中的表现[会议论文]-2007
2. 阮淑珊.钟长科.张汉文 不同配方培养基对银耳菌种的影响[会议论文]-2007
3. 戴瑞娣.王丽.赵向东 制备营养琼脂培养基出现细菌污染原因分析[期刊论文]-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0)
4. 刘芳.陈娇.吴三林.李仲芳 红托竹荪母种培养基配方的筛选试验[期刊论文]-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2)
5. 王新佳.郭光红 白灵菇高产栽培技术[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09(9)
6. 阮淑珊.戴敏钦.张汉文 野生银耳种源选育优良菌株试验初报[期刊论文]-食用菌2009,31(1)
7. 雷银清 银耳夏季栽培关键技术[期刊论文]-食用菌2007,29(3)
8. 肖杨.刘建平.梁立文 培养基配制室空气细菌污染检测[期刊论文]-中国消毒学杂志2000,11(1)
9. 张汉文 浅谈提升银耳菌种稳定性及其技术线路的探讨[会议论文]-2007
10. 叶学伟 茶薪菇栽培技术要点[会议论文]-2007
引用本文格式:包香源.包剑锋 银耳菌种组织分离技术与存在弊端探索[会议论文] 200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