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大学新闻资料 20110504.doc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逢甲大学新闻资料 20110504.doc

逢甲大學新聞資料 2011/05/04 中國工程院潘雲鶴常務副院長與台灣逢甲大學高承恕副董事長 精彩對談「21世紀科學與人文對話」 正值五四運動92週年之際,中國工程院潘雲鶴常務副院長繼1995年訪台灣後,2011再次踏上寶島台灣,此次應台灣逢甲大學之邀,赴台參與逢甲大學50周年校慶系列之首場活動-21世紀科學與人文對話「」人工智慧和計算機圖形學全然不同之中國文化之美及其內涵;中國文化有如一棵大樹,枝葉並茂,文化的這些枝葉就稱為文化元素,而中國的文化原素包含漢字與書法、篆刻、美術、戲劇與服飾、建築、工藝品及民俗等,潘常務副院長一一解說中國文化在不同面向所呈現出之美感及意涵,其博雅宏通、科技人文兼備,令在場師生讚嘆不已。 逢甲大學高承恕副董事長以『文明轉型與再啟蒙—「五四」的超越』為主題,接續潘常務副院長之講題,以1919年五四運動的動盪時代背景為開場,提及在一個基本秩序崩解及對自身文化失去自信的年代,知識分子鼓吹西方思維的德先生及賽先生,並全盤否定東方文化。這樣的文化二元論,一直到近百年後,中國、台灣及香港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找尋文化的出口,充滿信心的揭開以中華文化為核心的文藝復興的扉頁,才有所轉變。高副董事長期勉在21世紀,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永不放棄學習,而面對兩岸的現況,要冷靜思考,重新發掘、掌握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以兼容並蓄的寬容來重塑人文精神,以超越五四。 台灣逢甲大學位於台中,自1951年創校至今,將屆滿50周年,為台灣知名大學;優越的表現連續多年榮獲台灣教育部最高額之教學補助;且自1993年起,即積極和大陸各高等教育大學、專業機構進行學術交流與互訪,迄今已和45所大陸知名及重點大學締結姐妹校 主秘 唐國豪 04 分機 2020 手機 0939-776811 秘書 王惠娟 04 分機2046 手機0912-384385 - 1 -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