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说课稿.ppt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艾青先生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精读篇目。下面我准备就教材、目标、教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中诗歌第五单元“苦难的琴音”中的精读篇目。 本诗写于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诗人目睹抗战时期的黑暗现象,看到人民贫困的苦难,认识到通往胜利之路的艰辛,从而写下此篇忧患之作。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包孕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引入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以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二、说目标 1、课标要求:“教学大纲”对学生鉴赏诗歌的要求——在诵读时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感情,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及抒发情感的手段技巧。 2、学情:我们的学生已学过四个单元的现代诗歌,对诗歌的特点和一般性鉴赏方法应该有初步了解和掌握。而且,学生具备一些关于战争的历史知识。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文的学习目标拟定为: ⑴了解诗人艾青的文史常识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⑵通过朗读,赏析诗中关键意象和手法,感悟诗人表达的情感。 ⑶体会理解诗人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爱国意识。 三、说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论要求:课堂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根据新课程要求及“三五五”的课堂要求,在授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激学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点拨法——抓住关键,展开联想,点拨思路。 3、研讨探究法——小组合作自主研读、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由老师朗诵艾青诗《我爱这土地》,让学生了解艾青诗歌中里洋溢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挚爱,其实,在这之前,1937年12月28日夜,他也曾经写过一首礼赞祖国和人民的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并让学生在老师深情的朗诵中,快速进入所学诗的氛围。 五、板书设计 * 背 景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帷幕。七·七事变的前一天,艾青乘车从上海到杭州,在车厢里写下了《复活的土地》。 艾青到武汉后看到国民党要员、达官贵人照样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国民党策划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已出现征兆。且日寇的铁蹄已逼近武汉,武汉正面临保卫战前夜。12月28日,艾青百感交集,披衣伏案,写下了这首诗。此诗后收入诗集《北方》。 品读:解读自然意象——体会苦难 1、作者选取了哪些自然意象呢? 雪、风等 烘托 使全诗笼罩了一层阴冷、悲凉凄苦的氛围,奠定了感情基调。 2.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一共出现了几次,反复出现有什么好处? 为全诗奠定浓重、沉郁的基调。 是诗歌感情的线索,反复咏叹加深了悲凉压抑的感情。 赏读:解读人物意象---挖掘苦难 为了表现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作者选取了几幅画面?哪一幅画面最能震撼你的心灵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诵读和分析,有感情地朗读最能震撼你的文段。 讨论探究 悟读:体会温暖——走出苦难 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呢? 赤子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忧虑与呼号,向苦难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子之心。 1.以第二人称写一篇《艾青先生,我想对您说》; 2.仿照《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任意一节,以“和平”为主题,用描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一节诗歌。 农夫 逃亡 少妇 失家 老母 流离 农民 乞援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