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ppt

资料分析 酶的本质: 二 酶的特性 酶作用的条件 * 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 分子由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活化能: 加热和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机理有何不同? 酶的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机理是怎样的? 在20 ℃测得的过氧化氢分解的活化能 75 54 29 没有催化剂催化 用胶态铂催化 用过氧化氢酶催化 活化能/kJ·mol-1 条件 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 我们在洁身自好的同时,真诚向那些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毒感染者道一声问候,报一声平安! 2.酶的本质 请阅读P81“资料分析”,完成P82讨论题 1、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各有什么积极意义?又有什么局限性? 2、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间出现争论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争论对后人进一步研究酶的本质起什么作用? 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合理的,但是认为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是不正确的;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是合理的,但是认为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是不正确的。 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家,特别强调生物体或细胞的作用;李比希是化学家,倾向于从化学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的争论促使后人把对酶的研究的目标集中在他们争论的焦点上,使科学研究更加有的放矢。 3、从毕希纳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萨姆纳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毕希纳的实验说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萨姆纳历时9年用正确的科学方法,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将酶提纯出来。成功属于不畏艰苦的人。 5.请给酶下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二 酶的特性 酶是__________产生的具有______作用的_________,其中绝大多数是________,少数是_______。 活细胞 催化 有机物 蛋白质 RNA 例.下列各项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D、绝大多数的酶能被蛋白酶水解。 A 1.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①酸(无机催化剂)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水解,还能催化淀粉水解。 ②脂肪 甘油+脂肪酸 淀粉 × 脂肪酶 脂肪酶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②环境的改变是否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 探究实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①什么是酶活性? ③影响酶活性的环境条件有哪些?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是 温度、酸碱度(PH值)等 温度: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35—40℃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40—50℃之间;细菌和真菌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差别较大,有的可高达70℃ 。 酸碱度: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胃蛋白酶最适pH为1.5 ;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