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生平)萨本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萨本栋 加到收藏夹?添加相关资源 生平简介 科学成就 趣闻轶事 一、生平简介   萨本栋(字亚栋)(1902~1949),中国物理学家、电机工程学家、教育家。1902年7月24日生于福建闽候。萨本栋少年时,在福州求学,后入北京清华学堂,192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选派留学。1922年赴美,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和伍斯特工学院攻读电机工程和物理学,1924年获学士学位,1927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37年任厦门大学校长。1945年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兼物理研究所所长。抗战胜利后,致力于恢复和建设中央研究院。1948年末赴美就医,1949年1月31日在旧金山逝世,终年47岁。  二、科学成就   萨本栋的科学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用并矢方法解决电路的计算和分析问题;二是关于真空管的性质和效能问题。尤其是第一个方面的研究,开拓了电机工程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在国际上很受重视。1935年访美,受聘为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在电机工程学系开设并矢电路分析讲座,而后用英文写成专著《并矢电路分析》,于1939年在美国出版。1944年再度访美,受聘为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访问教授,讲授交流电机学,并综合整理写成英文专著《交流电机》,于1946年在美国出版,为美国许多大学选为教本。萨本栋的这些科研成果大都在国内完成。此外,他还先后发表了20多篇论文。   萨本栋是著名教育家,贡献甚大。他讲授普通物理学和理论课程时,循循善诱,深受学生的爱戴。为了使中国有自己的物理学教材,在清华大学他总结教学经验,编著了《普通物理学》和《普通物理实验》共3册,这是中国第一部用汉语正式出版的大学物理教材,使用了近20年之久,对国内物理教学很有影响,萨本栋任厦门大学校长期间,正是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他首先苦心筹划,迅速迁校福建长汀,然后倾注全力办好学校。他励精图治,顶住干扰,排除阻力,使学校得到发展,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树立起严谨和朴实的良好校风,成为当时孤立于祖国东南隅的唯一发展的知名大学。他还亲自授课,担任过好几门专业课程的教学;重视基础学科,他带头讲授一年级新生的微积分,并且于1948年整理出版了一部《实用微积分》。   萨本栋还在国内出版了《交流电路》和《交流电机》两本专著。 三、趣闻轶事   1.名门后裔   萨本栋是元朝大诗人萨都刺的后裔,清末民初海军将领萨镇冰的族孙。先祖系来自西域的色目人(少数民族,后被蒙古族同化)。萨氏家族自宋代末年至民国时期,均有名人学者在朝为官。元癸酉年间的进士萨仲礼,官至福建行中书省检校,全家由雁门(山西代县)迁至福州,子孙繁衍渐成望族。   2.精心大作世界只有四十余人可予了解   1928年,萨本栋回国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讲授普通物理学、电磁学、无线电物理学,指导理科研究所物理部研究生,并从事电路和无线电方面的科研工作。他认真教学,自编教材,数年间编写了《普通物理学》和《普通物理学实验》,先后于1933年和1935年出版。这两部书是首次用中文正式出版的大学物理教材,书成便被各大学广泛选用,很快取代了以往的英文教科书,并获得中国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赞赏,于1940年被教育部正式颁定为大学教材,在国内流行达20余年之久。我国当代科技界和物理学界名家不少人在年轻时都学习过此套教科书,至今谈起,犹感受益匪浅,可见其对我国大学物理教学影响之大。   1935年9月,萨本栋应邀为美国俄亥俄大学的客座教授,在电机工程系讲学。30年代的美国理工学界自视甚高,东方人被美国聘为客座教授者,为数极少,特别是在当时我国科技教育落后、备受西方歧视的情况下,萨本栋成为美国著名大学的理工科客座教授,更为难得。1936年8月,他将讲授的应用并矢方法解决电路的计算和分析问题加以总结,在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学报》上发表论文“应用于三相电路的并矢代数”(Dyadic algebra applied to 3-phase circuits),引起科技界的强烈反响,被认为是开拓了电机工程的一个新研究领域。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AIEE)随即将它列为当年冬季会议(1937年1月25日至27日)的讨论课题。会后,经评选,该文获得美国的“1937年度理论和研究最佳文章荣誉奖”。在此基础上,他总结了同类问题的其他研究心得,并加以系统整理,用英文写成一本专著《并矢电路分析》(Dyadic circuit analysis),于1939年出版。这是一本新理论杰作,是“数学、物理、电机三角地带”的新著,其理论在电机工程研究中居于新开拓的前沿。在当时只有为数不多的科学家能接受。《中央日报》在题为“学府人物萨本栋”的署名文章中说:“其精心大作竟在至世界上只有四十余人可予了解”。因此,该书一出版,立即被选入国际电工丛书,并获中国电机工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