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荆轲刺秦王》教案【荐】.pdf
荆轲刺秦王(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1、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结合课文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标点和翻译的能力。
3、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提高鉴别欣赏能力。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
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4、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
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5、背诵“易水送别”。
【教学重点】
一、要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斗争形势,从整体出发,再来观察燕太子丹遣荆轲刺奏王
的意义。
二、要历史地看待古人,看待英雄人物,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
三、要理解学习本文历史的真实性和表达的艺术性。
四、要理解掌握古汉语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人物物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
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
2、通过表演、评述或辩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
【教学设想】
一、大体读懂全文后,由学生根据文中的情节,归纳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
并加以简述。
二、因历来对荆轲刺秦王之举评说不一,教师可在介绍有关观点后,引导、组织学生讨论,
根据观点的不同组成两个队或三个队,有准备地进行辩论。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三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 导 入 课
文
今天,我们来上新课《荆轲刺秦王》,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
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
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 。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为什么前
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复习《战国策》知识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补充:某日夜暗独
坐,忽有一个黄衣老人,手持青藜手仗,叩门进来,吹燃藜杖,以藜光照明,传授刘向《五
行洪范》之文。刘向问老人姓名,老人说:吾乃太乙之精,天帝悯卯金之子,特派我来传
道给你。并把怀中竹牒和典天文地图之书赠给了刘向。正是因为有此神授,刘向才能成为
一代经学大师。),共 33 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
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
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
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原书没有标
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三、【背景介绍】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 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
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 230 年灭韩,又在公元前 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
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
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 年逃回燕国。公元前 228 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
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
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
部的混乱。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 222 年灭燕。
四、整体感知课文
1、补充注释(略)正音正字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
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2、[互动设计] 复述故事(略)学生梳理故事情节
序幕(“秦将王翦破赵”——“至燕南界”):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