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考点考纲分析 &考试要求& 语法、修辞、逻辑是语言表达的三大块:语法是指文字运用合乎汉语言规律;修辞是指语言表达生动;逻辑是指语言表达正确反映事理。高考大纲规定考生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主要包括八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运用,而不是仅仅辨认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考查方式& 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方法,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后者是高考考查重点,命题时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兼顾考查。 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b、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c、??语言运用题(第五大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造句)。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了解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系统知识备考& 八种常见修辞格C.虚掷光阴等于自杀。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 ①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例如:人多主意好,柴多火焰高。 ②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例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这里“我的思想感情“是本体,“潮水”是喻体);又如:谎言打扮得再漂亮,也害怕事实的镜子。(这里“事实”是本体,“镜子”是喻体) ③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雄熊罴。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本体。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定好计划一样。 有时博喻是以不同角度的几个比喻来描述一个本体。例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前一个比喻是从荷花个体角度,写它的光泽和颜色,后一个比喻是从荷花整体的角度,写它在荷塘里的分布) 5.比喻的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④化冗长为简洁。 二.借代 1.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我还没迈进院子,就见娟娟飞出了房门,欢笑着向我奔来。 (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老舍《骆驼祥子》) (3)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非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 [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