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高铁领跑世界
成为首个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战略性高新技术领域
2010年末,中国“和谐号”不断刷新世界高铁纪录: 12月3日,“和谐号”CRH380A高速动车组列车跑出486.1公里时速,再次刷新9月创造的世界运营铁路第一速。 12月7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共同投资在美国成立合资公司。中国高铁将成为首个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战略性高新技术项目。 12月30日,海南东环高速铁路、长吉城际高速铁路同时开通运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8358公里,在建里程达1.7万公里,路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回顾“十一五”短短5年,中国铁路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我国一举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重大跨越,成为引领世界潮流的时代火车头! 技术体系世界一流 在工程建造、高速列车、高铁客站等诸多领域,中国高铁成功破解世界性难题 如今,京津、武广、沪杭等16条新建高铁,如5149公里白色巨龙盘踞神州。加上既有线提速后的高铁网,截至“十一五”末,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8358公里,约占世界高铁路网的1/3,无论是路网规模还是速度等级,都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及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目前开通的各条高铁线路都平顺运行,没有发生工程质量问题,证明我国的高铁工程建造技术堪称世界一流。”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说。 在工程建造领域,目前我国已攻克了松软土、湿陷性黄土、岩溶地质、冻土等一系列世界性地质难题,开凿了大断面隧道、江河水下隧道、高压富水岩溶隧道等一批高风险长大隧道,架设了大跨度斜拉桥、钢桁拱桥、混凝土连续梁桥等一批新型结构大跨度特殊桥梁。一项项气势宏伟的高铁工程,令国内外同行叹为观止,也成为神州大地一道道新景观。 中国高速列车技术不仅世界一流,而且已经成为了世界高铁技术攀越新高峰的主要推动力。在6年多时间内,我国高铁连续迈上三个台阶,形成了中国时速200至250公里高速列车系列技术标准体系,自主研制并大批量生产了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成功研制生产出新一代时速380公里高速列车。 2010年12月3日,国产“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跑出了486.1公里的时速,成为历史上地面运行最快的交通工具。 “中国高铁技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领先。仅就列车气密强度这项指标,我国的机车装备制造业就领先日本和欧洲10年。”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说。 我国高铁客站建设技术也是世界一流,坚持“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高铁客站建设新理念,针对高铁客站特别是大型客站建设遇到的大量技术难题,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新客站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能实现零换乘,非常实用。”铁道部总规划师郑健介绍,高铁客站虽然体量大,但节能环保,“大量采用了冷热电三联供、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冰蓄冷等当今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 创新模式独一无二 高铁研发是一场中国科技体制创新革命,把世界高铁发展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作为后来者,中国高铁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套自主创新的“高铁模式”。 引进新技术,指头变拳头。铁道部将全国铁路市场集中统一,作为技术引进的谈判砝码。面对诱人的蛋糕,最先进的道岔技术、最优质的无渣轨道技术、最稳定的高速列车技术……纷纷以最高的性价比涌向中国谈判者,既避免了企业分散谈判而相互抬价、恶性竞争,又保证了引进的是占据产业制高点的关键技术。 学习再创新,闭门变开门。技术引进后,科技部与铁道部整合了全国的科技资源,打破了部门、行业、院校、企业的体制壁垒,打造了战略性产业的公共创新平台,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既降低了创新的风险与成本,又加快了成果转化效率,使基础研发到产业化生产的时间缩短了十几倍。 “把国家战略的号召力,与知识分子的报国之心与兴趣点结合起来,把分散在全国的设备、资金、人才集中整合,汇集于中国高铁的自主创新。这超越了传统‘铁老大’的能力范围,却实现了以最低的成本杀出一条自主创新的血路!”科技部部长万钢说,高铁的创新是举国力量办大事,这使中国用5年走完其他发达国家三四十年的研发之路。“这是一场高铁的技术革命,更是一场中国科技体制创新的革命!” 技术再升级,追赶变引领。中国高铁不仅将核心技术学到手,用到位,而且还不断自我超越,根据中国国情、路情,不断填补高铁技术空白,将高铁理论与技术发展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大学2012植物学甲课件 2012春夏植物学课件_实验8、苔藓蕨类.ppt
- 浙江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常考知识点回顾及其强化练习题(八).doc
- 浙江宁波自考专科07033《物流设备应用》2015复习资料.doc
- 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2308.doc
-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 课程代码02302.doc
- 浙江省200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湖州卷).doc
- 浙江省2014初中数学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衢州卷).doc
-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 浙江省第十一届初中生科学竞赛初赛试题卷及其答案.doc
- 浙江省杭州十四中2012届高三2月月考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