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介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塑 膠 塑膠的分類 Thermosetting 熱固定塑膠:( 電線極少用到 )初期亦為直鏈分子,加熱軟化只有短時間的可塑性,隨後分子起交聯反應 ( Cross Linking ) 變成三度的空間結構,使得熱固性塑膠一但固化後無法重新使用,如:EP, PDAP, SI……等。 熱塑性塑膠:分子結構多為直鏈型,它在常溫下是固態,加熱後即軟化或液化成為可塑態,成型冷卻後又恢復固態,這樣的性質可重復使用。 塑膠的加工原理 塑膠是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是由許多單體分子連接而成的巨大分子, 這些分子通常成直鏈狀,但由於結構上的差異,有時主鏈分支而成短側鏈或長側鏈,甚至由於架橋作用而形成三度空間的綱狀結構。這些分子經常以C―C, C, C―O的共價組合。如下圖a、b、c共價結合,分子間則籍氫鍵等互相吸引,這些巨大的分子鏈互相吸引、重疊、糾纏、卷纏,形成塊狀的高分子聚合體,由於分子之極性與立體規則性的影響,聚合體的集合狀態有結晶形,也有無定形。塑膠的物理性質與加工性,即是這些分子結構現象的綜合表現。 塑膠加工是利用塑膠形態變化的特性先將塑膠熔化或軟化,塑造成   特殊形狀後,使之硬化固定,一般塑膠加工的功能可歸納如下四種   方式。 賦予材料可塑性:使材料流動或軟化。 賦予形狀:軟化或流動的塑膠成特殊外形。 硬化定形:使變成特殊形狀的塑膠保持不變的形狀通常有几種方法。   a 降溫冷卻,使硬化定形﹔   b 移去溶劑使硬化定形﹔ c 利用化學的交聯反應 (cross linking) 而硬化定形。 材料改質:利用加工手段,使塑膠的內部結構產生化學或物理變化而提高價值。 一般塑膠加工技朮均包含2.2.1,2.2.2,2.2.3三項功能而2.2.4材料改質則視產品設計需要而定。 塑膠的性質 基本物理性質     a 比重﹔     b 分子量﹔     c 粘度﹔     d 假比重及粒徑分布﹔     e 游離單體含量 ( 聚合程度 ) ﹔     f 吸水率﹔     g 透氣率。 機械性質 抗張強度及伸長率,參考 UL或ASTM D638﹔ 彎曲強度,參考 ASTM D790﹔ 壓縮強度,參考 ASTM D695﹔ 沖擊強度,參考 ASTM D256﹔ 硬度: Rock Well Durometa 法 ( ASTM D785 )﹔ Barcol Impressor 法 ( ASTM D785 )﹔ Shore Durometa 法 ( ASTM D2240 )。 3.2.6 彈性系數:受外力作用變形後回復原來形狀能力 熱性質 熱變形溫度:顯示塑膠在高溫受壓下能否保持不變的外形。 軟化點:受熱而硬度降低,即將開始流動溫度。 熱傳導率:熱量在塑膠材料中傳導的速率。 熱膨脹系數:塑膠加熱時尺寸膨脹的比率。 收縮率:收縮後與原模具設計尺寸的比例。 熔態指數又稱熔化指數:通常用來判斷熱塑性塑膠的加工性質。 化學性質 抗溶劑性:對酸、鹼、醚、醇、酮、芳香烴、脂肪烴……等抵抗性。 燃燒性:為改善塑膠的耐燒性通常添加難燃劑。 耐候性:受光、熱、空氣……等影響而引起的變質,劣化的抵抗性,包含在紫外光、氧、臭氧影響下之安定性。 光學性質 透明度:可視光域的光透過率,分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霧度 ( Haze ):透明塑膠內部或表面呈現模糊狀的、霧狀外觀程度,霧狀外觀是由於光線散射而引起的。 尚有其他要求之光澤度、折光率、黃色指數等。 電氣特性 導電率及電阻率,導電性越高表示導電率越好,導電性越低表示導電率越差即絕緣性越好。 電阻率 102Ω/cm以下為導體﹔ 電阻率 103?108Ω/ cm為半導體﹔ 電阻率 108Ω以上為絕緣體,        以上依ASTM D257為測試方法。 容積電阻:將絕緣體內部1cm3的立方體在其相對兩面施 加電壓的電阻,以Ω-cm表示,詳細方法可查 JIS K6911 或ASTM D527規定。 介電強度(Dielectric Strength) 絕緣體所能承受的介電破壞電壓與其厚度的商值,可參考ASTM D149方法測試。 介電常數 (Dielectric Constant) 介電常數亦稱電容率,為物體中電容與真空中電容的比值,可參考ASTM D150。 功率因子(Power Factor) 散逸於物質中電力對正弦曲線電壓(V)與電流(I)乘積的比例,即:PF=W/(VI)=sinδ,sinδ為損失角度,可參考ASTM D150。 散逸因子(Dissipation Factor) 施於介電物質之交流電壓的正弦曲線與流過介電物質的電壓曲線的夾角的余角。δ的正切值tanδ稱為散逸因子,可參考ASTM D150。 屏蔽效果(Shielding Effectiveness)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