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高三语文(苏教版·浙江)一轮配套单元测试: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二).doc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粗犷与细腻
①偶然翻阅齐白石的画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示。
②画册中有不少粗犷的意笔和精细的工笔相结合的画幅。这类作品白石老人画了不少。它们大抵是某种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那些莲叶、树丛,大抵像泼墨似的,粗犷豪放,好像是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蚱蜢,则画得精细极了,那真是刻意求工画出来的。纤细的触须、翅膀上的脉纹、虫脚上的钩齿都历历可辨。这些粗犷和细腻的笔墨结合在一起,使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③在齐白石的画册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有一些这类的作品,只画好了一半。这一半不是人们想象的那“容易画”的泼墨植物,而是那些工笔的草虫。显然在画家的心目中,寥寥几笔的泼墨,有时要比工笔画还难得多,他要留待精神特别好的时候才下笔,不幸有一些还没画成,画师就弃世了。
④粗犷和细腻,意笔和工笔,概括和精巧,辽阔的背景和清晰的事物相结合,是艺术上一项重要的表现方法。以这些画为例,由于有泼墨而成的植物存在,就使人觉得那翅脉毕现的草虫不是活动在一张白纸上,而是藏身在茂密深邃的草莽和树丛中间,而这一切又使草虫显得更加玲珑小巧。
⑤像这一类的表现方法,常常被许多深知此中奥妙的人贯串到艺术各部门中去。在表现层峦叠嶂、境界深远的画幅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个须眉可辨的老人立在近处;在音乐中,有“四弦一声如裂帛”的音节,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旋律;在戏剧中,有匆匆忙忙打斗几下就过场的戏,也有一生一旦唱它半天的精工片段……那道理,原是相通的。在文学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多么细腻,后两句多么粗犷!把这首小诗和白石老人的草虫画放在一起,你不禁惊异地发现:他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相距千年以上,所致力的艺术门类也不相同,但他们在掌握艺术法则的精髓上却是完全一致的。
⑥既概括又细腻,这是一种艺术表现方法。
⑦从这么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我想到:艺术要求强烈,因此概括要粗放,刻画要细腻。唯有如此,才能干净利落而又形象饱满。事物是辩证的,因此用来反映事物的艺术方法也应该是辩证的。
⑧简要概括和精雕细刻都要求我们不惜功夫,有时在简要概括上所用的劲也许比精雕细刻还大些。
1.从齐白石画册一些只画好一半的作品中,本文作者得到了什么启示?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人们的想象中,泼墨画比工笔画容易画。
B.在画家的心目中,泼墨画比工笔画难画得多。
C.简要概括和精雕细刻都要求我们不惜功夫。
D.有时在简要概括上所用的劲也许比精雕细刻还大些。
答案:D
解析:四个选项的理解本身都是正确的。但是题干的指向是本文作者从中得到的启示,因而要从“作者得到的最大的启示是什么”这一点来着眼,这样很容易就可以排除A、C两项,然后综观全文,在B、D两项之间,显然,D项才是作者要说的重点。
2.下列对第⑤段的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
A.在表现层峦叠嶂、境界深远的画幅中,立在近处的须眉可辨的老人属画中的工笔。
B.在戏剧中,既有过场戏,又有精工的片段,这与绘画中既有意笔又有工笔的道理是相通的。
C.在杜甫的小诗中,前两句细腻,后两句粗犷,可见后两句的作用是衬托前两句的。
D.处于不同的时代、从事不同的艺术门类,并且经历也大不相同的艺术家却可以掌握相同的艺术法则。
答案:C
解析:从文本的⑥⑦⑧三段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是,从艺术表现上看,概括与细腻是同样重要的,而有时在简要概括上所用的劲也许比精雕细刻还大些。因而C项中的“后两句的作用是衬托前两句的”表述不正确。
3.根据文意,概括说明运用既概括又细腻的表现方法能够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使表现强烈,干净利落而又形象饱满,并体现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来源:Zxxk.Com]
解析:首先应锁定关键段落第⑦段,由“艺术要求强烈,因此概括要粗放,刻画要细腻。唯有如此,才能干净利落而又形象饱满。事物是辩证的,因此用来反映事物的艺术方法也应该是辩证的”,可以提炼出解答本题的三个要点。
二、(2014·正学中学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窃书不算偷”的闹剧该收场了
惠铭生
“窃书不能算偷。”这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经典人物孔乙己,在偷书被抓狡辩时的“经典语录”。偷就是偷,一个“窃”字成不了遮羞布,更无法把自己和窃贼划清界限。“窃书不能算偷”,如此迂腐、可笑的怪论,既难欺骗自己,也难欺骗别人,只能贻笑大方,给后人留下笑柄。然而,现代版“孔乙己”从未绝迹,而且齐吟“窃书不算偷”怪论——
2月1日,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因货车爆炸坍塌,致10人死亡,11人受伤。事故原因至今调查未明,遇难者家属和死难者家属伤痛未已,公众质疑也未消弭,但是,桥梁工程专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1a.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2a.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3a.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a.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5a.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3-1a.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3-2a.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3-3a.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选5-1a.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选5-2a.doc
- 2016高三语文(苏教版·浙江)一轮配套单元测试: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doc
- 2016高三语文(苏教版·浙江)一轮配套单元测试: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doc
- 2016高三语文(苏教版·浙江)一轮配套单元测试:文言文阅读(传记).doc
- 2016高三语文(苏教版·浙江)一轮配套单元测试:文言文阅读(散文).doc
- 2016高三语文(苏教版·浙江)一轮配套单元测试: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doc
- 2016高三语文(苏教版·浙江)一轮配套单元测试: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doc
- 2016高三语文(苏教版·浙江)一轮配套单元测试:病句的辨析和修改.doc
- 2016高三语文(苏教版·浙江)一轮配套单元测试: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doc
- 2016高三语文(苏教版·浙江)一轮配套单元测试: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doc
- 2016高三语文(苏教版·浙江)一轮配套单元测试:语言表达.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