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苏教版必修五《长亭送别》ppt课件.ppt
* 元 · 王实甫 长亭送别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精忠旗》-明·冯梦龙 《清忠谱》-清·李玉 《桃花扇》-清·孔尚任 《汉宫秋》-元·马致远 《琵琶记》-明·高则诚 《娇红记》明·孟称舜 《长生殿》清·洪昇 《雷峰塔》清·方成培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救风尘》-元·关汉卿 《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 《中山狼》-明·康海 《墙头马上》-元·白朴 《李逵负荆》-元·康进之 《幽闺记》-元·施君美 《绿牡丹》-明·吴濂 《玉簪记》-明·高濂 《风筝误》-清·李渔 《西厢记》故事由来 《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 北宋苏轼曾在诗词里多次引用《莺莺传》的材料。秦观、毛滂都写过莺莺故事的词。宋、金对峙时期,南戏里出现《张珙西厢记》,没有流传。北方出现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般称为《董西厢》),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董西厢》从根本上改变了元稹《莺莺传》的思想倾向,把莺莺受张生引诱失身的悲剧故事改变为莺莺和张生为争取自愿结合的婚姻、共同向封建家长斗争、终于取得胜利的喜剧。 在山西省永济市城西十二华里(即古蒲州城东五华里)的峨嵋岭有一座古寺,称为普救寺。它始建于隋,扩建于唐;后虽曾毁于地震、大火,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特别是1958年以来,更按原貌重修,今已成为山西省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人们对这座古寺之所以如此关注,就因为家喻户晓的古典戏曲名著《西厢记》的故事发生在这里。 《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它的故事题材取自公元九世纪唐人元稹的传奇《莺莺传》(亦名《会真记》)。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四百年左右的时候,即金代章宗时,说唱家董解元写成了《西厢记诸宫调》(后人习惯称之为《董西厢》),使崔、张恋爱故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王实甫杂剧《西厢记》(为便于区别,也有人称作《王西厢》)的基础。 从三千言的传奇文《莺莺传》变化到五万言的诸宫调《董西厢》,故事的内容、格局、人物、情景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元杂剧“压卷”之作--《西厢记》 “第六才子书” ——金圣叹 “新杂剧,旧传奇, 《西厢记》天下夺魁。” ——贾仲明续编《录鬼簿》 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元易州定兴人。约生于1255一1260年,曾作过某地县宫,声誉很好。后来升任陕西行台监察御史,由于‘和台臣易不和’,40多岁就弃官不做了。他在弃官后不久就完成了不朽的剧作《西厢记》。在60岁时,他用散曲套数描写他退隐后的生活。生活颇为优裕,诗酒琴棋,笑做林泉,但在恬静淡泊的情怀深处,蕴藏着久难平复的政治创伤。”“卒年约在1336一1337年问。” 情节场面 请根据故事内容的发展,以及莺莺所表达的感情,理清情节场面。 你是怎么理解莺莺心中的愁绪? 一、赶赴长亭 〔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二、长亭饯别 〔刻画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三、临别叮嘱 〔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四、惜别目送 〔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谁来画尽愁与恨 意象选用 情景交融 情态描写 典故运用 诗词化用 修辞手法 意象选用 试从《端正好》、《脱布衫》、《一煞》、《收尾》中分析意象的选择及其表达的情感。 长亭路上 [端正好] 筵席之中 [脱布衫] 分手之时 [一煞] [收尾] 斜晖 霜林图 碧天白云、黄花堆积、 秋风阵阵、北雁南飞。 黄叶 衰草图 飒飒秋风、黄叶纷飞、 袅袅烟气、野草零落。 古道 烟霭图 青山疏林、轻烟薄暮、 夕阳古道、风啸马嘶。 情景交融 1.[端正好][一煞]两支曲子的情与景是如何交融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 [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情态描写 王实甫善于抓住人物的特定情态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请大家找出几处描写崔的特定情态的句子来。 典故运用 复述课文中使用的一个典故,并说说它在文中的寓意。 诗词化用 找出化用了诗词的语句,联系原作,品味其表达的情感。 1.碧云天,黄花地。 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苏教版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2.ppt
- 2012苏教版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3.ppt
- 2012苏教版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4.ppt
- 2012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ppt课件.ppt
- 2012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ppt课件1.ppt
- 2012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ppt课件2.ppt
- 2012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ppt课件3.ppt
- 2012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ppt课件4.ppt
- 2012苏教版必修二《最后的常春藤叶》ppt课件.ppt
- 2012苏教版必修二《最后的常春藤叶》ppt课件1.ppt
- 统计学练习试卷附答案.doc
- 江苏弘诚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搬迁项目报告表.pdf
- 鸟类迁徙路径预测洞察及研究.docx
- 2025年公司间借款合同范文.docx
- 江苏无锡典巷~滨河T接都山变电站110千伏线路工程报告表.pdf
- 2025年Z世代个性化消费医疗洞察报告.docx
- 江阴交投无锡110kV曙陵719线74#-78#段(同杆110kV延太733线11#甲3-11#)迁改工程报告表.pdf
- 2024年全国投资银行业务保荐代表人之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快速提分卷(详细参考解析).pdf
- 江阴交投无锡110kV游冲8K3线27#-34#段迁改工程报告表.pdf
- 江阴交投无锡220千伏芙延4559线5#~10#段迁改工程报告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