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选修1《戊戌变法》ppt课件2.pptVIP

2013人教版选修1《戊戌变法》ppt课件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人教版选修1《戊戌变法》ppt课件2.ppt

康有为档案 上书皇帝 生平大事 爱  好 广东南海 籍  贯 男 性  别 康有为 姓  名 著书立说 上书皇帝   “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康有为   想一想:“公车上书”的意义是什么? 答:标志着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然而,上书不达……   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况磨牙涎舌,思分其馀者,尚十馀国。辽台茫茫,回变扰扰,人心皇皇,事势儳儳,不可终日。 ——康有为《强学会序》 康有为档案 上书皇帝 生平大事 爱  好 广东南海 籍  贯 男 性  别 康有为 姓  名 著书立说 上书皇帝 办报开会 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 强学会 “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 “合群非开会不可”   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孙家鼐、李鸿藻都列了名,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以及直隶总督王文韶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会。李鸿章认为强学会宣讲自强之学很合他的心意,自愿捐3000两银子入会,没想到遭“同会诸子摈斥”,被拒之门外。   想一想: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维新变法思想进一步扩大,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很多阶层都受其影响。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闻讯后,连续三次向光绪帝上书,痛陈时局危急,请求变法。   在户部尚书翁同龢的极力推荐下,光绪帝欲召见康有为,却被守旧大臣以“本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官不能召见”为由加以阻挠,只能改让康有为递送条陈。光绪帝几经周折读到康有为的上书后,深受感动,并谕令今后康有为所上条陈要随到随送,不得阻拦扣押。   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请求光绪帝以“雷霆霹雳之气”,“成造天立地之功”,从而坚定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康有为档案 上书皇帝 生平大事 爱  好 广东南海 籍  贯 男 性  别 康有为 姓  名 著书立说 上书皇帝 办报开会 参与维新变法   光绪帝在戊戌变法的三个月中,政令频出,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情? 答:⑴体现了光绪帝积极推行变法、除旧布新的坚定决心;   ⑵体现了光绪帝推行变法的急切心情和政治斗争经验的不足。 * * * 今年是…… 今年的120年前是…… 1888年是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年……   这一年,是光绪十四年;   这一年,清政府呕心沥血多年的帝国北洋水师正式建成。清朝成为当时世界第四、亚洲第一海军大国;   这一年,一个年仅30岁的青年只身来到北京,上书万言,“极言时危,请及时变法”。 黄海海战实景 邓世昌 6年之后…… 救亡图存 引进技术 改变制度 民族危亡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之 大势所趋 历史根源 新思想的演进 士人干政 百日新政 戊戌政变 戊戌余音 酝酿 兴起发展 高潮 失败 影响   请思考:日本的明治维新对亚洲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并以中国为例,列举史实。 ⒈积极方面: ⒉消极方面: 日本作为成功启动近代化的典型,为亚洲落后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举例:戊戌变法 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举例:甲午战争   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战争失败后,面对日本提出的苛刻要求,清廷难以接受。在谈判过程中,李鸿章“竭力申说”,试图降低日方的过分要求,日方对此不予理睬。4月10日,日本提出最后修正案。李鸿章本想在最后关头使谈判有所转机,没想到,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一开始便以不容置辩的的语气恫吓他:“但有允、不允而已。”最后,更以战争再起和进攻北京相威胁。一度拒绝签约的光绪帝最终无可奈何地在条约文本上盖了玺印。 采 访 甲 午 战 争 据当事人回忆—— 甲午震撼主要有三点:   一是没有想到败给日本;   二是没有想到《马关条约》内容如此苛刻;   三是没有想到清政府耗资巨大、前后30年的洋务运动如此不堪一击。   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国旗代表德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中部酣睡、寻欢作乐、搜括民财的是清政府。 《马关条约》的签定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直接割地   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 控制中国经济,进而控制政治 破坏中国主权,半殖民地化加深   想一想:甲午战败,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政治:   清政府更加腐败无能,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济:   外国资本入侵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思想:   国人觉醒,掀起救亡图存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前

文档评论(0)

dengyuan6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