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惠州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节育奖.doc
一、惠州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节育奖
奖励对象: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节育奖的奖励对象为本市农业户口、实行计划生育家庭中男性22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女性20周岁以上、55周岁以下的下列人员:
1、只生育(含收养、抱养)一个子女且夫妻一方已结扎的农村居民;
2、纯生两个女孩且夫妻一方已结扎的农村居民。
奖励标准:符合奖励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节育奖对象,由政府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金,直至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止。
奖励申请:凡符合奖励的对象,可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结扎证明书等原件和复印件,免冠(1寸)近照4张,向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填写一式三份的《惠州市县(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节育奖励金申请表》。
计划生育奖励对象为本农业户口中男性年满周岁、女性年满周岁的下列人员:
(一)只生育(含收养、抱养)一个子女的农村居民;
(二)纯生二女的农村居民;
(三)婚后没有生育的农村居民。
奖励对象,包括丧偶、离婚以及再婚家庭中没有与继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独生子女、无子女方配偶等。
,可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有关证明材料,向其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领取并填写一式三份的《广东省农村计划生育奖励金申请表》。属独生子女或纯生二女死亡的,还需提供有关的死亡证明。本人未办理居民身份证的,应有当地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分局) 出具的当地户籍证明。《广东省农村计划生育奖励金申请表》和有关证明材料由村委会初审后送乡 (镇)计划生育办公室。
条件的本户籍独生子女父母,可持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收养证或收养公证书、独生子女的残疾人证或死亡证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免冠(1寸)近照3张,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领取并填写一式三份的《广东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申请表》。
夫妻双方的户籍在同一个县(市、区)但不在同一个镇(乡、街道)的,向女方户籍所在地申请;夫妻双方户籍不在同一个县(市、区)的,分别向各自户籍所在地提出申请。离婚或丧偶的对象,由其本人申请,须同时提供离婚证或配偶的死亡
五、惠州市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
奖励对象: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对象为本市户籍城镇居民中,自2009年1月1日起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独生子女父母。
该奖励项目中所称独生子女是指父母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该子女既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又没有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也没有收养的兄弟姐妹和与其父(母)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简称“四无”)。
2008年12月31日前已办结退休手续,但2009年1月1日之后方达到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的独生子女父母,已享受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补助的,本人提出申请,经市、县(区)卫生计生部门同意,可按本办法的规定享受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但应从达到本办法规定的奖励年龄之日起,按本办法规定的奖励标准逐月抵扣其原来享受的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补助金,直至抵扣完原来享受的一次性奖励补助金后,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奖励标准按月发放奖励金。
独生子女伤、病残或死亡的不适用本办法,按《广东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方案》(粤人口计生委〔2009〕21号)以及《惠州市计划生育家庭独生子女伤残死亡扶助办法》(惠府令第53号)的规定予以扶助。
奖励标准:符合条件的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对象,由政府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发放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直至本人死亡为止。
奖励申请:符合条件的奖励对象,可向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领取《惠州市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申请表》,由本人填写好一式三份,向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申请。 申请人须凭以下证明材料办理申请手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独生子女优待证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免冠(一寸)近照4张。户口簿的复印件包括户主名字的首页及申请人夫妇双方、独生子女的当页,如独生子女户口已迁出,则应复印独生子女户口簿户主名字的首页及独生子女当页。 下列人员除应提供上款规定的证明材料外,还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1、再婚家庭,应提供再婚方的离婚证、离婚判决书或离婚协议书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原配偶的计划生育情况证明书。? 2、独生子女为收养的,应提供民政部门核发的《收养登记证》原件和复印件。 3、2008年12月31日前办结退休手续但2009年1月1日以后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的,应提供退休时所在单位出具的计划生育奖励补助情况证明。 4、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后从外地迁入的,应提供迁出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补助情况证明。 夫妻双方的户籍在同一个县、区但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的,向女方户籍所在地申请;夫妻双方户籍不在同一个县、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