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学习目标】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自主预习案】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理论形成: 1、宣言书:78年中央工作会议 (1)背景:“文命”结束后,由于 错误的影响,中国前进的脚步十分艰难;邓小平刚恢复领导工作。 (2)邓小平在闭幕会上作了题为 的讲话。 (3)意义:邓小平的这篇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 的主题报告。 2、开 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⑴时地:1978年12月,北京 ⑵内容:(中心内容:拨乱反正) 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 , 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停止“ ”,工作重心转移到 建设上来。 ③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 领导集体。 ④对毛评价:正确对待 历史地位和 的科学体系。 ⑶意义: ①确立了正确的 、 、 路线,实现了历史性转折。 ②正式开辟了建设 的新道路。 ③建设 理论的科学体系—— 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3、提出理论: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1)时间:1982年。 (2)内容: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系统概括: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1)时间:1987年 (2)内容: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 (二)理论发展: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 1、邓小平南方谈话 ⑴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⑵时地:1992年,邓小平视察武昌、 、珠海、 等地。 ⑶内容:本质,关系,标准,借鉴,关键 ①本质:解放 ,发展 ,消灭 ,消灭 ,达到 。 ②关系: 、 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 对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 (三个关系) 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③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 , 是否有利于增强 , (三个有利于标准) 是否有利于提高 。 ④借鉴:借鉴发达国家先进 和 。 ⑤关键:是发展 , 才是硬道理。 ⑷精髓: , 这个根本问题 ⑸意义: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是把 和 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 、 的宣言书。 2、中共十四大 ⑴时地:1992年10月,北京。 ⑵内容:①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②确立了 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3、两次会议意义: 以 和 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三)理论入党章:中共十五大 ⑴时地:1997年9月,北京。 ⑵内容: ①首次使用“ ”概念。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的理论成果。 ②指出邓小平理论 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 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③党章规定, 是党的行动指南。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提出背景: ⑴国际形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竞争更为激烈。 ⑵国内形势:世纪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