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术式一次性根治藏毛窦的临床分析.doc

两种不同术式一次性根治藏毛窦的临床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种不同术式一次性根治藏毛窦的临床分析.doc

两种不同术式一次性根治藏毛窦的临床分析 孙芳华 吴江区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实施藏毛窦手术8例,其中5例患者患者窦道数量少(1-3个窦口),且较局限在后正中线2cm范围内,采用窦道切除一期缝合术;其中3例患者因窦道数量多(3个以上),且分布正中线两侧2cm以外,采用窦道切除加菱形皮瓣转移术。结果 5例采用一期缝合术的有1 例发生脂肪液化予以拆线引流换药后Ⅱ期愈合,其余均I期愈合。3例采用菱形皮瓣转移的藏毛窦有2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1 例出现皮肤裂开,予以拆线后用酒精和碘伏换药,4周后伤口愈合。结论 藏毛窦一期手术闭合切口能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没有增加手术后复发率,各种并发症可控。 关键词 藏毛窦 一期根治 菱形皮瓣转移 骶尾部藏毛窦(Coccygeal pilonidal sinus)是指发生于臀裂及骶尾部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窦道性炎症,以其窦道内含有毛发为特征,本病多发于肥胖且多毛的青壮年男性。在我国,本病发病率较低,但随着肥胖患者的增多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1]。以前由于手术创面感染、复发等原因,手术多采用开放切口,单纯切除窦道而不缝合创面,术后恢复时间长且瘢痕巨大。近年来随着手术方式的创新及新的抗菌药物的应用,目前倾向于采用一次性闭合创面的手术方式。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共收治藏毛窦患者8例,均采用一次性闭合创面的手术方式治疗。本文对藏毛窦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进行探讨,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技术。 临床资料 1.1一般治疗 8例患者均为青壮年男性,大多体胖且体毛较重,年龄16-31岁,平均年龄22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2年零3个月。临床表现多为早期呈反复发作性肿痛,之后形成脓肿破溃,伴有少量淡黄色脓液溢出,其中3例患者脓肿破溃后有毛发自窦道口漏出,有2例患者曾在外院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2例患者只有1个窦口,其余均有2个以上窦口,窦口均位于骶尾部后正中线臀沟处,可见炎症性疤痕产生,按之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溢出,触诊可及组织变硬,直肠指诊未及条索状管道物通肛。B超示皮下软组织影及片状低回声,X线检查未及异常骨质破损。 1.2治疗方法及结果 1.2.1 其中5例患者窦道数量少(1-3个窦口),且较局限在后正中线2cm范围内的,采用单纯窦道切除一期缝合术。先进行3天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术前备皮,刮净毛发,并行清洁灌肠2次。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取折刀位,用2条宽橡皮胶,分别粘住病灶区两侧皮肤使双臀向外侧牵开,另一端固定于手术床两边以充分暴露臀沟。先用美兰进行染色,以辨明窦道范围,采取纵向梭形切口,范围包括窦口在内的皮肤和组织,在探针指引下先切开皮肤,并用电刀逐层切除包括窦口、窦道在内的全部炎性增生组织,直至骶尾筋膜,注意不能切开此筋膜,该层筋膜有阻止感染向深部蔓延的作用。并检查肛门括约肌及直肠壁有无损伤。术后于创面基底部放置一负压引流管引流。先采用带有橡胶管的10#减张丝线数根减张缝合全层,再用2-0可吸收线缝合皮下组织,充分消灭死腔,然后再以1#线间断褥式缝合皮肤后收紧减张线,然后加压包扎切口。负压引流管持续吸引48-72小时后拔除。术后常规运用抗菌素3天,嘱尽早下床活动。术后2周拆线。其中5例切口1 例发生脂肪液化,予以拆除缝线,敞开引流换药45天后Ⅱ期愈合,其余均I期愈合。切除标本送病理均提示:异物炎性肉芽肿,符合藏毛窦改变。其中3 例见窦道内毛发。术后随访6 月-1年,均无复发。 1.2.2其中3例患者因窦道数量多(3个以上),且分布正中线两侧2cm以外,并且患者臀沟较深,如直接切除缝合后张力较大,遂采用窦道切除加菱形皮瓣转移术。术前进行备皮和清洁灌肠。采用硬膜外麻,患者取折刀位,用2条宽橡皮胶,分别粘住病灶区两侧皮肤使双臀向外侧牵开,另一端固定于手术床两边以充分暴露臀沟。将亚甲蓝从窦道口注入以辨明窦道范围,并用标记笔标记菱型切口与皮瓣(图 1)大小。使AB=BC=CD=AD=AC,DA与CA的延长线组成的夹角为60°,沿此角平分线作切口Ab使Ab=AB,再作ba使ba垂直于Ab且Ab=ab。为防止皮瓣远端缺血坏死,建议将角Aba设计成弧形。按标记切口皮肤及皮下组织,深达骶尾筋膜,侧面深达臀肌筋膜表面,用替硝唑和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创面,电凝止血,向中间旋转拉伸侧方的菱型皮瓣来关闭创面。使A点对C点,b点对B点,a点对A点,皮瓣两层缝合,皮下用2-0可吸收线缝合,皮肤用钉皮机钉合,钉合后可见臀沟明显变浅消失。为避免切口底部的积血或积液,可在缝合前底部放置细引流管,从一侧臀部另戳孔引出。切口用敷料加压包扎。术后患者侧卧位或俯卧位休息,以减少臀部摩

文档评论(0)

zhaox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