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主要动因.pdfVIP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主要动因.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主要动因.pdf

2009年6月 时代法学 JllII.2009 LawScience V01.7No.3 第7卷第3期 Presentday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主要动因’ 李志明 (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r72) 摘要:中国法治建设必须结合本土的法治资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 中国法治道路的根本保证,人民民主是中国法治道路的目标,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法治道路的基 础,三者同时也是中国法治道路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的 有机统一。 关键词:本土法治资源;中国法治道路;动力源泉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69x(2009)03明52JD4 On Motlon ofRuIeofLawinChina the Sources Major U Zhi—ming (儿加5cb以旷耽矗伽狮渤邮渺,阢lJl口n,肌妊430cr72,吼池) ofmleofIawwi出Chinese ourown缸.a— Abst阳ct:Wemust矗mow way ch啪cte玛byc咖bining fi· ditionalsourcesofmle0flaw.The ofCCPisthe istIle leadship guar舭tee,people’sdemocracy aretlle nal se*containedlaw ist}lefoundation.AUoftheabovet11reefactors target,and 8y8tem motionsourcesoft}le ofmleoflawinChina.sowemust int}Ie oftlle major way persist uni匆iIlg oft}le themleoflaw. leadellshipCCP,people’sdemocmcy蚰d words:traditionalsou啪esofruleof oflawwitllChinese Key law;mle ch啪cters;m娟on SoUrceS 从清末变法开始,国人就已走上了追求法治的道路。但是,由于中国的历史传统过于复杂,现实生 活变幻莫测,对法治的追求因而时断时续,一波三拆1】。直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 立新中国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把人民从“法治之梦”中带领到“法治之路”上来。1978 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揭开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的新篇章。同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在我国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法治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