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探索 1、国民经济陷入混乱: ①经济计划废置;②经济工作瘫痪; ③交通运输阻塞;④企业管理混乱; ⑤物质供应紧张;⑥人民生活下降 2、1973、1975年经济复苏: 原因:周、邓主持工作 (自主阅读) 3、“文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①给经济建设造成极大破坏,直接损失5000亿元 ②更为严重的是20世纪70年代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会,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了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 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 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 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 “文革”政治混乱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材料一: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材料二: 1949年,中、美、苏三国在钢、原煤、原油方面产量对比: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0.2%,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2%,苏联的0.36%。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 恢复国民经济 开展土地改革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年) 意义: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 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经过三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 1、内容: ①规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2、特点: 一 化 三 改 改造 建设 工业化建设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发展生产力 生产关系变革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1953年) 目的: 任务: 为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三)、“一五”计划的实施(53--57) 目的: 任务: 为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三)、“一五”计划的实施(53--57) 工商业: 资本主义私有制 农业、手工业: 个体私有制 性质:社会主义公 有制(集体所有制) 性质: 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 改造前: 改造后: 主要形式: 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主要形式:公私合营 (方式:赎买) ★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 实质: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 归纳:1949---1956年,中国政府采取哪些经济措施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 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建立国营经济; 完成土地改革; 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实现三大改造。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取得哪些成功的探索? 1、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 内容: 意义: 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中共“八大” 主要矛盾 经济方针 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先进的社会制度 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 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背景 意义 ①……初步成果;②为……指明方向 1、表现: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左”倾冒进错误(实质) 4、影响: 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极大破坏 ②导致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3、根本原因: (二)、探索中的重大失误 2、指导思想: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 。 这块“卫星”田号称“亩产四万三千斤”。 后来,稻穗上的姑娘回忆说:“那年,队长带着我们连夜突击,从附近将33亩即将成熟的稻连根拔起,移栽到‘卫星’田里。几十万棵稻穗一夜间移栽到一亩田里,丝风不透。为了防止稻穗倒伏,还从山上砍来近千斤圆竹,穿插中间搭上架子。我就坐上了稻穗,有人喊来记者照了相。” ——《新华文摘》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