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计算机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科学技术为标志,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三次产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电的发现与应用掀起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浪潮;数字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则拉开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序幕。   那么,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是怎样问世的呢?让我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起。   1939年9月,德国纳粹党头目、盗世奸雄希特勒悍然发动了对临国波兰的侵略战争。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纳粹分子利用强大的军事机器先后占领了波兰、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法国。整个西欧只有英国尚在浴血奋战。1941年3月,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疯狂侵略亚洲邻国的同时,处心积虑地策划了对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的空袭事件。迫使美国对日宣战。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说起战争不能不说到武器。战争中,枪炮的杀伤力主要由其射程、精度和爆炸威力决定。军工厂试制出来的大地要进行多次试射;通过复杂的运算测定、校正其弹着点误差在允许范围并形成弹道表后,才可交付使用。这样,枪炮弹道计算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一张正规的弹道表包括气温、气压、风速、风向以及火炮的类型、炸药量、引信种类等3000多个参数。一发炮弹从发射介空到落地,只用1分多钟。就单个参数而言,以1分钟的炮弹飞行时间为例,一个熟练的计算人员使用当时最先进的大型微分分析仪计算,也需要大约20分钟的时间才能算出来。   当时美国陆军军械部每天要向前线提供6张弹道表,计算任务十分繁重。负责这项工作的是军械部弹道实验室的上尉、青年数学家赫尔曼·哥德斯坦 (Hermam H.Goldstine)。哥德斯坦从陆军抽调了100多位姑娘使用微分仪每日进行紧张地计算。协助他一同负责弹道计算工作的还有来自摩尔学院的两位专家。一位是36岁的物理学教授约翰·莫齐利(John Mauchly),另一位是从摩尔学院刚毕业的研究生,24岁的电器工程师布雷斯帕·埃克特(Presper Eckert)。 由于弹道计算工作一直不能满足前方的需要,哥德斯坦已经接到指令,要设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怎样加快弹道表的计算工作呢?哥德斯坦心急如焚。于是他请莫齐利和埃克特一块儿想想办法。莫齐利在从事分子物理研究时,就曾被大量的计算槁得头昏脑胀。所以,他一直想研制一种新型的高速计算工具。只是苦干不能筹来巨额研制经费,始终未能具体实施。事实上,随着电子技术、数理逻辑、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当时制造电子计算机的技术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听了哥德斯坦的话,莫齐利把研制高速计算装置的想法告诉了埃克特。莫齐利长于计算机理论,埃克特专干电子技术。对莫齐利的每一种总体构思,埃克特总能从电路上使之具体化。于是,两人经过几番讨论,向哥德斯坦提交了一份“高速电子管计算装置”的设计草案。仔细看过这份设计方案后,哥德斯坦心中无比振奋:如果能研制出这样的高速计算装置,那么弹道计算的效率将会提高成百上千倍!于是,尽管预算费用高得惊人,哥德斯坦仍决计要向军械部争取这笔费用。1943年4月9日,美国陆军军械部召集了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议,讨论哥德斯坦等人提交的关于研制“高速计算装置”的报告。坐在主席台位置的西蒙 (L.Simon)上校一言不发。美国数学泰斗、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韦伯伦(O.Veblen)也出席了这次会议,他正在埋头阅读那份报告。哥德斯坦站起来, 继续说服着西蒙上校;“据说海军己经把希望寄托在马克1号计算机上。我们设想的机器,是一种更新式的电子计算机,它将比马克1号的运算速度高出几个数量级……”。西蒙上校用眼神示意哥德斯坦,最终要看韦伯伦教授的意见。作为军械部的科学顾问,韦伯伦深知自己说话的责任重大。他聚精会神地读完报告,想着投入巨额研制费用的风险,往椅背一靠,闭目沉思起来。目睹韦伯伦凝重的表情,大家随之都沉默不语了。忽然,只见韦伯伦教授猛地起立,毅然决然地对西蒙上校表态:“批给他们研制经费,上校先生!”然后义无反顾地离开了会议室。    一个对人类历史影响极为深远的研究计划就这样拍板决定了。军方和科学家们随后即达成协议:成立一个项目攻关组,研制名为“电子数字积分机和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的机器(英文简写为“ENIAC”,中文译名为“爱尼亚克”)。先期投入14万美元,最后的总投入高达48万(相当于今天的1000多万美元)。爱尼亚克项目组的成员包括数学家、物理学家、军工专家以及诸多专业工程师,计30余名,还有近200名辅助人员参与攻关。主要成员除莫齐利、埃克特和哥德斯坦三人外,还有摩尔学院的知名教授布莱纳德(J.Brainerd)和逻辑学家勃克斯(A.Burks)等人。项目组主要成员分工如下:   布莱纳德,项目总负责人。 莫齐利,总体方案的设计。   勃克斯,设计乘法器等大型逻辑元件。   埃克特,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