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编译参考.doc
信息编译参考
2011年第3期
湖北师范学院图书馆编 2011年7月5日
本期主题:百年清华
◆引言
◆清华大学的历史沿革(1949年以前)
·1911年:“雪耻兴邦”的崇高理想
·1925年:“四大导师”的盖世传奇
·1928年:“大楼大师”的办学思想
·1938年:“救国经世”的学问根基
◆北京的清华大学(1949年以后)
·1952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1977年:“从我做起”的时代先锋
·1984年:高端人才的培养之路
·1988年:“古今贯通”的学术范式
·1993年:“世界一流”的攀登之路
·1999年:“传统”与“现代”双轨前进
◆清华,中国大学之最
◆台湾的国立清华大学
◆两岸清华同庆百年校庆
本期策划:丁桂兰 编辑:王 榭 史学斌 审核:丁桂兰
联系电话:0714-6571732、6571712 电子信箱:hstsg@163.com
◆引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011年4月24日,海峡两岸清华大学共同迎来百年校庆。清华的一百年,与中国从清帝国覆灭到步入现代国家的历史完全重合。百年之间,兩岸清华秉承同一校训,注重实干,为中华之崛起输送了大量顶尖级的科技人才与工程师。两所大学同根同源,各自争艳。在世界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清华大学以百年校庆为契机,总结凝炼百年来的办学理念,继承弘扬清华的光荣传统,共同谋划清华新百年的发展蓝图。
◆清华大学的历史沿革(1949年以前)
1911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成立:“雪耻兴邦”的崇高理想
清华诞生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从襁褓时期就带有民族屈辱的印记。屈辱造就了清华学子“雪耻兴邦”的崇高理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博大精神和“行胜于言”的刚毅校风。
历史追溯到20世纪初叶,清政府将“庚子赔款”中美国“退还”的部分赔款用于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负责选派游美学生和筹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2月,迁入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游美肄业馆被定名为“清华学堂”,于当年4月29日正式开学,这一刻拉开了清华历史的序幕。
清华精神最初源于梁启超1914年的一场题为“君子”的演讲,这场演讲在清华人心中激起层层波澜。自此,清华人将浓缩于《周易》的8个大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铭记于心,成为清华的校风,代代传承,不朽于世。
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办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的盖世传奇
1925年,清华设立大学部,开办国学研究院,学贯中西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皆为我国近代杰出的学者。由他们倡导形成的“会通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的清华学派,在学术界声名鹊起。
梁启超是我国杰出的学者,1925年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早年从事政治活动,曾和康有为一起发动变法维新。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他的一次演讲。王国维,我国杰出的古文字学家、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1925年担任清华教职,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治学境界之说脍炙人口。赵元任,1920年起在清华任职,语言学大师、著名音乐学家,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陈寅恪是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被誉为20世纪最有学问和成就的历史学家。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大楼大师”的办学思想
1928年,清华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1年,梅贻琦受命执掌清华,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7年的校长生涯。梅贻琦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基于这样的办学思想,上世纪30年代近百位教授就聘于清华,举目尽是学界知名学者。
1938年,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救国经世”的学问根基
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奉命合迁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云南昆明,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文、法、理、工和师范5个学院共26个学系,以及两个专修科和一个先修班,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
现在去昆明西南联大旧址参观,人们依然可见当年保留下来的铁皮屋。铁皮屋,上半截为土坯,下半截是石头,屋顶则为铁皮。陈寅恪曾对吴宓说:“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河山破碎的忧愤、对故乡亲人的思念、驱除寇仇的壮志都化作了西南联大学子知识报国的实际行动。
◆北京的清华大学(1949年以后)
1949年后,清华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
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1952年国家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原有的文、法、理三学院除留下20多人外,全部调整到北京大学等单位,北大、燕京两校工科院系调整到清华,清华航空学院、石油系等调出组成新的学院。经过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1952年11月24日,蒋南翔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