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肥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doc

合肥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简 报 第5期 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4月13日 他山之石:武汉打造特色文化街区的样本回放 编者按:近日,市委宣传部领导带队赴武汉参加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2015年年会,并先后考察了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现代文化街区楚河汉街等武汉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情况,现将武汉“样本”回放,为我市打造特色文化街区提供借鉴与思考。 昙华林,用光阴作画的街区 “七岁麻,八岁纱,九岁十岁学做花;十一十二做鞋脚、十三十四做嫁鞋、十五十六婆家来……”这首汉绣民谣唱的是绣娘。在位于昙华林65号,翁守谦故居内的肖兰的绣坊里,我们见到了这样一群绣娘,针线在她们手中翻飞,绣出精致的书签、可爱的虎头鞋和多彩的挂饰,精巧生动。同时,绣娘手中翻飞的五彩丝线也将昙华林的故事娓娓道来。 初闻昙华林,满是憧憬,憧憬着一个有着如此雅致的名字的地方。于是在柔和的春雨中,我们来到位于武昌旧城东北部,凤凰山脚下,这条名为昙华林的街区。漫步其中,就如同隐入一片闹市的后花园,脚步也不自觉轻盈起来。数十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尽收眼底,林则徐、张之洞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痕迹,徐源泉、石瑛公馆修旧如旧,圣诞堂、仁济医院、瑞典领事馆、文华学院等外国风格老建筑保存完好,徜徉其中,让人触手可及武汉那鲜活跳动的历史脉搏。 青石路两边的咖啡馆、创意小店与不远处的民居,安处一处,毫不违和。如同这个街区里,曾经的天主教堂与基督教堂、儒家学堂,临街而建,各自演绎着自己的故事,互不浸扰。漫步在昙华林的青石板上,有种浓得化不开的悠悠古意弥漫在空气中。 然而,若是十年前来到这里,踩的定是泥巴路,看到的也只是断壁残垣,昙华林孤独地躺在那里,只有一群碎着嘴打毛线的大妈和左窜右出的小屁孩告诉你昙华林依然存在着。过去的十年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兴昙华林历史街区的画笔小心翼翼地画着一笔又一笔。 如今,在这个不慌不忙的小街区,从里到外逐渐丰富热闹了起来。一群喜欢安静喜欢扎堆的“候鸟”来到这里;年轻人用画笔、摄影机和刻刀探险、幻想或柴米油盐,留下青春的记忆;艺术家以此为中转站,让艺术与历史对话、碰撞。 这片历史街区,逐渐与城市艺术公共空间紧密结合。它渐渐消弭了历史、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使得参与、观看都成为一种被认可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判断。东西文化、近现代文化与当代的潮流文化,甚至炊烟浓郁的市井文化,在昙华林这片不足30公顷的街区,经过百年的融合,自然生长出一种文艺、深沉又现世安隐的气质。 历史厚重的昙华林虽不担心“昙花一现”,但也还存在发展中的困惑。由于整个街区的房屋产权仍归个人所有,规划难度较大,经营业态难以规范;而且仅仅靠卖咖啡、廉价纪念品、拍婚纱照等是无法传承昙华林1800多年的历史,需要通过整合来充实提升昙华林的气质;人车分流也是昙华林亟需破解的难题之一。 楚河汉街,用时尚装点的清明上河图 尚未走近,远远的就看见一个中国传统的“红灯笼”矗立在东湖之滨、水果湖畔,这便是驰名中外、目前我国唯一的一座汉秀剧场,屹立在楚河汉街的东段,每天上映着世界最顶级的舞台秀。与“红灯笼”遥相呼应的是位于汉街西段的人称“土豪金”的万达电影乐园,金黄色的编钟造型,是全球唯一的室内电影文化公园。单是这两座极具特色的建筑每天就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前来,当然楚河汉街的魅力不绝于此。 翠柳盈盈飘玉带,细雨蒙蒙画汉街。2011年9月30日,楚河汉街开业,项目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从开工到开业仅用8个月时间。当楚河汉街掀开面纱,展现给世人的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长卷。烟雨蒙蒙,豪华游船在楚河游弋,河畔拱桥柳烟,街市人声鼎沸,一幅现代清明上河图的长卷,正在这里演绎舒展。 这条以“汉”命名的商业街,依楚河而建,以1500米的长度成为世界最长的步行街。据介绍,它的规划设计、建筑特色、招商品牌以文化为核心,突出文化特色,引进大量文化品牌。除国内外著名的商业品牌外,世界著名的杜莎夫人蜡像馆、拥有全线产品的迪士尼旗舰店、湖北省最大的书城——文华书城以及中国著名的正刚艺术画廊等文化品牌也纷纷入驻,丰富了汉街的文化内涵。 “七包饼子八包茶,您提不动我来拿……”耳熟能详的楚腔楚调已经开唱。在汉街中部的广场,设有大众戏台,花鼓戏票友、湖北大鼓、楚剧、汉剧等湖北民俗说唱艺术齐聚一堂,好不热烈。其间还点缀着“屈原广场”,“昭君广场”,“知音广场”(俞伯牙、钟子期),“药圣广场”(李时珍)和“太极广场”(张三丰),每个广场按照广场主题布置一处整石雕刻的名人雕塑,仿佛向游人们诉说着荆楚大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汉街主体采用民国建筑风格,沿楚河自东向西从古典逐渐过渡到现代,将极具时尚元素的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穿插在民国风格建筑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桥梁景观也分别呈现了古典、近代、现代以及超现代的桥梁风格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