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 排水系统设计及桥涵设计
5.1排水系统设计
5.1.1 路界地表排水
此段公路分为填土路基、挖方路基和半填半挖路基,路界地表排水包括路面、中央分隔带、路基边坡坡面表面排水以及挖方上方坡面地表水排水。
1)中央分隔带表面排水
中央分隔带宽度2.0 m,设计为凸型。中央分隔带中间填土形成圆柱形表面。填土表面植草绿化,植树防眩。降落在中央分隔带内的雨水,少部分下渗到中央分隔带内部,通过内部排水设施排除。大部分降水采用通过凸型的中央分隔带表面排到左侧路缘带后,沿路面横坡,与路面范围内降水一起通过路基边坡汇集到路基边沟,排出路界。
2)路面表面排水
公路路堤边坡均采用护拱护坡,坡度为1:1.5,在拱内种植草被,具有良好的防止边坡冲刷的效果。
公路路堑边坡为天然岩石,坡度为1:0.75,坡角处设置1.5m碎落台。在挖方大于10m段,每高8m设置1.5m碎落台的台阶式边坡,最上层岩石较为破碎,边坡为1:0.75,其余下部边坡坡度为1:0.5。
公路路面表面排水采用在路堤边坡上横向漫流方式排除路面表面水。根据有关技术标准,考虑到路面材料特性和车辆的行车安全及舒适,路面采用单一的向外倾斜的2%路面横坡。为便于施工和质量控制,硬路肩采用与行车道相同的横坡。土路肩采用向外倾斜的3%横坡,同时为了路面水迅速流出路面,结合路基防护工程和边部排水设施,土路肩采用5 cm厚的现浇C25水泥混凝土进行硬化。考虑到该水泥混凝土可能产生的不均匀开裂等造成其早期损坏,每间隔5 m~8 m设一条变形缝。
3)路基边沟
(1)边沟设计
路基边沟是路基排水的重要设施,由它承接路界表面水并通过它排出路界,防止道路水害。路基边沟设计时要重点确定路基边沟形式,尺寸大小,边沟出水口间距,沟底纵坡,路基边沟与外界的联系以及与构造物的关系和边沟的防护。
此段公路全线选用梯型边沟,全部采用全挖式边沟。根据路界降水的水文水力计算,认为路基边沟应保证其断面不小于底宽60 cm,深度为50 cm的正梯形过水断面,边沟边坡坡度为1:1。根据地形条件边沟水排入天然沟内,天然沟间距在200m内,则边沟出水口均设置在天然沟处。
沟底坡度在挖方段与道路纵坡相同为2.8%,填方段与地面形式相符。在竖曲线处边沟设置为2%的沟底坡度。
本地区地表土为粉质低液限粘土或粉土,既有沟渠的边坡冲刷严重,因此必须加强路基边沟的防护。采用施工方便,能适应边沟断面的浆砌片石防护。边沟构造见图5.1
图5.1 边沟构造图
(2)边沟验算
设计径流量
汇水长度取为最长挖方段长,从K1+040到K1+280,全长240m。
路界内各项排水设施所需排泄的设计径流量按下式计算
Q=16.67ψqF (5-1)
式中:Q—设计径流量,m3/s;
q—设计重现期和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强度,mm/min;
ψ—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km2。
①汇水面积F的计算
路面汇水面积:F1;
路堑边坡汇水面积:F2;
碎落台汇水面积:F3;
截水沟到路堑边坡之间汇水面积:F4;
总汇水面积各汇水面积之和。
②查《公路排水设计规范》中表,沥青混凝土路面径流系数Ψ=0.95,细粒土坡面与起伏的草地径流系数Ψ=0.4~0.65,取0.5。
平均径流系数
③平均降雨强度
汇流历时t
(5.2)
式中:t—坡面汇流历时,min;
Ls—坡面流的长度,m;
is—坡面流的坡度,%;
m1—地表粗度系数。
沟、管内汇流历:
(5.3)
式中:—沟、管内汇流历时,min;
n,i—分段数和分段序号;
li—第i段长度,m;
vi—第i段平均流速,m/s。
a水力半径
边沟设计沟深0.5 m,《规范》规定沟顶应高出沟内设计水面0.2m以上,所以取设计水面距沟底深0.3m,底宽为0.6m。
所以 过水断面面积A=
湿周
水力半径m
b平均流速
沟、管内平均流速按下式计算:
(5.3)
式中:n—沟壁、管壁粗糙系数,浆砌片时明沟为0.0225(0.02-0.025);
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度,取1.5%;
商州地区的q值《公路排水设计手册》图2.3-1,可利用公式(5.4)计算:
(5-4)
式中:q —在设计重现期和降雨历时内的降雨强度(mm/min);
P—设计降雨重现期,取5年;
t—降雨历时,min。
流量检验
设计边沟的泄水能力按下式计算:
Qc=v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ppt VIP
- 储能系统并网发电启动试运行方案.pdf VIP
- 风电项目施工工艺及流程介绍.pptx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 2 Keep Tidy!教案.docx VIP
-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施工方案.doc VIP
-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PPT课件-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pptx VIP
- 燃煤供货及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高清版)DB41∕T 2585-2024 大口黑鲈四种病毒性疾病防控技术规范.pdf VIP
-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名录内河流湖泊代码、名录外河流湖泊代码.pdf VIP
- 南昌市麦园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深度处理站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