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诊疗方案
目录
内一科 1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方案 2
胸痹(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 6
眩晕(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 10
内二科 15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 16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 21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 26
外科 30
肠痈(急性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 31
精癃(前列腺增生) 中医诊疗方案 34
石淋(尿石症)中医诊疗方案 37
骨一科 41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42
股骨干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49
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57
骨二科 64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65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68
腰腿痛(腰椎椎管狭窄症)中医诊疗方案 71
骨三科 74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75
锁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79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 82
妇产科 85
崩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 86
异位妊娠中医诊疗方案 89
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 93
内一科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方案
(内一科)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心律失常有多种,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这、心律不齐及异位心律等。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十分复杂。本病常见症状有心悸、乏力、头晕、晕感等,亦可无症状。我国中医药学的古典著作中,类似心律失常证候的描述很多,散见于“心悸”、“怔仲”、“眩晕”、“晕厥”、“虚劳”以及有关脉律失常(数、疾、迟、缓、促、涩、结、代以各种怪脉)等病篇中。
一、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
(1)自觉心中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
(2)可见结脉、代脉、促脉等脉象。
(3)常有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等诱发因素。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指南》(ACC/AHA/ESC制定,2006年)。
(1)临床表现
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部分病人还可以出现心前区重击感、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较轻的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临床症状。
体征:心脏听诊有提前出现的心搏,其后有较长的间歇,提前出现的室性期前搏动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有时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有漏搏现象。
(2)心电图特征: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O.12s,其前无P波,其后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期,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气阴两虚证
证候:心悸,气短,体倦乏力,少寐多梦,心烦,自汗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安神定悸
方药:生脉散加味。生晒参、麦门冬、五味子、黄精、百合、天门冬、生地、茯神、远志、石莒蒲、龙齿(先煎)、炙甘草。
中成药:人参五味子口服液、生脉片、稳心颗粒等。
中药针剂:生脉针、参脉针。
2、心脾两虚证
证候:心悸气短,头晕乏力,面色不华,腹胀纳呆,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结代。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党参、黄芪、当归、龙眼肉、白术、茯神、远志、木香、炒枣仁、石菖蒲、浮小麦、炙甘草。
中成药:参苓白术散、归脾丸、补心气口服液。
中药针剂:黄芪注射液、丹红注射液。
3、阴阳两虚证
证候:心悸,怔忡,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自汗或盗汗,舌质淡红或嫩红,舌苔薄白,脉结代。
治法:滋阴补血,通阳复脉。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生地、阿胶(烊化)、桂枝、当归、黄芪、元胡、甘松、炒枣仁。
中成药:人参五味子口服液。
中药针剂:生脉注射液、丹红注射液。
4、痰瘀互阻证
证候:心悸怔忡,胸闷痛,形体肥胖,痰多气短,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黏,恶心,咯吐痰涎,舌质淡紫或紫暗,苔白腻,脉弦滑或结代。
治法:化痰泄浊,活血化瘀。
方药: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桃仁、红花、生地、川芎、当归、赤芍、瓜蒌、元胡、甘松、苍术。
中成药:冠心丹参片、田七胶囊。
中药针剂:冠心宁针、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
5、气滞血瘀证
证候:心悸、胸闷,胸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目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活血祛瘀,理气通脉。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当归、生地、牛膝、桔梗、赤芍、桃仁、红花、川芎、枳壳、酸枣仁、鸡血藤、丹参。
中成药:稳心颗粒。
中药针剂:冠心宁针、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
6、 痰火扰心证
证候:心悸,呕恶,口苦尿赤,痰多气短,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定悸。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味。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丹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求助者在心理.doc
- 求债券的价格.doc
- 求胃窦炎治疗方法.doc
- 囚徒健身的起源 时至今日.doc
- 请问我中午吃了萝卜干煎蛋,但是我平时有.doc
- 情绪情感和意志.doc
- 情绪教案.doc
- 情系财政.doc
- 情歌王子张牧阅新专辑蓄势待发.doc
- 情歌王歌词).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