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宣传提纲.doc

宣传提纲 一、《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 3 二、《实施办法》的主要特点 5 三、《实施办法》体现的执政理念 6 四、《实施办法》的立法概况 6 五、应急知识 7 1、什么是洪水 7 2、洪水的主要特点 7 3、洪水爆发时怎样紧急自救 7 4、都市遇洪水自救四法 7 5、洪水过后注意防疫 8 6、什么是蓄滞洪区 8 7、什么是汛期 9 8、什么是堤防警戒水位、保证水位 9 9、洪灾与涝灾的区别 9 10、什么是强对流天气 9 11、什么叫管涌 10 12、管涌的抢护原则 10 13、洪水频率和等级是怎样规定的 10 14、怎样识别滑坡和泥石流沟 11 15、遭遇龙卷风如何应急 11 16、什么是分洪与行蓄洪区 12 17、如何避免雷击 12 18、地震的预防 12 19、地震逃生 13 20、防止地震次生灾害 13 21、地震逃生不忘灭火 14 22、地震逃难法 14 23、学校之防震措施 15 24、办公室及公共场所之防震措施 15 25、地震时在室内如何应对 15 26、地震时在室外如何应对 15 27、地震后如何紧急处理以减少灾害损失 15 28、学校如何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15 29、公共汽车火灾的逃生方法 17 30、商场、商城、购物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逃生方法 18 31、行人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18 32、非机动车行驶要注意交通安全 19 33、乘客乘坐汽车时注意事项 19 34、煤气中毒如何急救 20 35、游乐设施事故应急常识 20 36、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 20 37、安全使用天然气七项注意 21 38、夏季中暑防治小常识 21 39、怎样做人工呼吸 22 40、四季豆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23 41、常见食物中毒预防和处理 23 42、细菌性食物中毒 24 43、化学性食物中毒 25 44、防拐常识 25 45、青少年自我保护提示 27 46、八种方法防范ATM诈骗 28 47、户外避雷十大方法 29 48、抗旱救灾防病卫生知识 30 49、高温灾害的救护措施 31 50、全国“防灾减灾日” 31 2010年《实施办法》宣传周活动宣传提纲 一、《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应当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应对。……。 第十一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十七条 设区的市、自治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设置明显标志,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方式公示具体地址。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可以利用现有公园、广场、人防工程等设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建立或者指定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的隔离治疗场所。 应急避难、隔离治疗等场所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使用单位应当加强维护管理,保证其正常使用。 第十八条 依法应当设立应急通道的场所,其经营管理单位应当设立应急通道,设置明显标志,并加强维护管理,保证其畅通。 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查报警装置,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物资的储备保障制度和调剂供应机制,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调拨、配送、监管制度。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民主、科学、依法决策,遵守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并对重大行政决策进行风险评估,防止行政决策失误引发突发事件。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和动态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监控。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经常性地排查、消除突发事件隐患,及时、有效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并及时依法公开相关信息。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 新闻媒体应当采取多种形式,无偿开展应急知识公益宣传。 第二十四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将火灾、中毒、传染性疾病、交通事故、洪水、地震、溺水、触电、烧伤等应急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开展应急知识教育。……。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单位应当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技能的培训;其他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应急工作人员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应急知识的培训。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应急预案或者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 ……。 第三十六条 负责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向单位和个人征用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设施、场地和其他物资。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及时返还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第三十七条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