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九年级化学新教材2个实验的改进建议.doc

对九年级化学新教材2个实验的改进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九年级化学新教材2个实验的改进建议.doc

对九年级化学新教材2个实验的改进建议 吴晓红 胡占晨 返回 (宁夏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2004年人教版《化学》新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空气》之中2-1实验在教材中有重要意义,但按书中的装置进行实验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意图,通过对装置和实验方法的改进,可以使学生得到明确的量化结论。同时,新教材中酸碱盐这部分内容介绍过程中实验稍显不足,通过补充探究性实验使学生深化对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现象的理解并形成正确认识。 关键词: 人教版 化学新教材 九年级 实验改进 中图分类号:O61 G63 1 对教材p23实验2-1的改进 人教版的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空气》之中的2-1实验在教材中有重要意义:首先验证空气中有氧气;其次,可以证明燃烧后氧气被消耗。根据倒吸入液体的体积则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比。同时,联系反应的实验现象,知道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占据一定量的空间,故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这样便很好地为下边学习化学方程式作了铺垫,但是书中的装置不能很好地体现后两点,现将其作以下改进[1]。 1.1装置改进 K 接气唧 B A 图1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教材之中装置) 图2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改进装置) 如上图1、2所示,将烧杯换为量筒,这样一来,可以精确量出消耗氧气的体积,但是这样量出的体积减少量中有一部分是填充在导管中的水所引起的,所以,考虑到这个因素,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 ⑴ 将导气管尽量细化 ⑵ 再加一导管连接气唧,实验结束后,打开阀门B鼓入空气,使导管中的水压回量筒中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量筒中的体积小于集气瓶体积的1/5,即实验时倒吸的过程还未结束,量筒中就没有了水。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又进行了以下的改进: 作者简介:吴晓红 (1962—),女,副教授,硕士,研究课程与教学论 1.2 操作改进 ⑴ 首先将集气瓶塞好塞子,沿塞子底沿处作一标记,然后往集气瓶中加水至标记处 ⑵ 将集气瓶中的水倒入量筒中,使倒入的量等于量程。理论上可以取任意一量筒,只要倒出后集气瓶内空间能容纳燃烧匙,一般选用100ml或50ml 量筒。注意不要有损耗。 ⑶ 将过量的红磷(可以是其他物质)放置于燃烧匙中, 点燃,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且塞子塞上之前使阀门的均关闭。待燃烧充分自然熄灭后,打开阀门A让量筒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之中。 ⑷ 待停止倒吸后,打开B阀门,鼓入空气使导管之中的水压入量通之中(注意,勿使量筒之中的水因鼓入空气太猛而溢出)。 ⑸ 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除以量程,即可得到氧气与氮气体积的确切的关系。 1.3注意事项: ⑴ 点燃之前,必须使阀门A、B关闭。 ⑵ 应将装置放置在水平桌面,量筒于集气瓶应放在同一高度。 ⑶上述步骤4之中,应缓慢鼓入空气,防止量筒内水溢出。 1.4 结论: 通过上述的改进,学生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准确地读出瓶中的氧气的体积, 并通过计算,得到这样的结论:空气之中含有氧气,而且氧气的体积略小于总体积的1/5。 2 关于盐的溶解吸、放热的探究试验设计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中酸碱盐这两大章内容介绍过程中实验稍显不足,在学习过这两块内容之后,为了使学生能从切身感受中建立起正确的认识,主动地建构知识 2.1实验装置: 如右图所示: A 锥形瓶 250ml 中号试管 (具塞) U型管压差计 A阀门 图3探究盐的溶解吸热与放热实验装置 2.2实验原理: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当封闭一定量的体积的气体,那么它 的压强和温度就存在着定量的关系,即。在上图装置中,锥形瓶内封闭 一定量的气体,其压力的变化由与其连通的U型管压差计反映(U型管压差计一 端连通大气,一端连通体系)在试管中溶解要探究的盐,根据U型管压差计的变 化,我们即可定性推知其溶解时是吸热还是放热。 2.3实验步骤: ⑴按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检查时,可用手捂或冷水淋洗。U型管压差计有变化,静置一段时间有变化又复原者气密性良好。 ⑵调整压差。打开阀门A观察到U两端液面一样高,关闭阀门A即 ⑶加入盐、少量水使之溶解。用纸槽加入要探究的盐,然后加入少量的水(因为与体系有直接的热量的给予和夺取,将直接影响实验现象甚至结果的准确与否)。若有不溶,可适当搅拌,并用塞子塞住试管口(若只定性的探究,则无须塞子)。此时U型管压差计将因加入的盐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状态或开或降或不变。 2.4几点说明: ⑴ 一般固体在试管中反应,取药量在1—2g左右,但为了现象明显,本实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