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
* (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011年浙江省考试说明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什么?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2.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处于怎样的关系 3.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道路)怎样? 5.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方式是什么? 6.推动人类发展的主体是谁?如何推动?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们可以认识自然界的规律,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的规律呢?为什么马克思能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 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什么?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力 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产品的分配方式 人们在生产中过程的地位和关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 经济基础 决定 反作用 上层建筑 决定 反作用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对立统一。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 判断: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A 生产资料公有制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国家政权D 社会意识形态E 按劳分配制度F 大机器生产G 人民代表制度H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I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劳动工具、生产力) B C D G H 上层 建筑 上层建筑 社会发展 基本矛盾 阶级斗争 改革 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1)阶级社会: 阶级斗争——即革命(实践) (因其基本矛盾性质是对抗性的) (2)社会主义社会: _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即 改革(实践)(因其基本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 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对社会历史的片面了解和物质生产实践的局限)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原因,就是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法律思想 D.宗教 E.“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F.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