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火灾发展过程及特点 ⒈ 酝酿期。冒烟和阴燃。 ⒉ 发展期。火苗窜起,火势迅速扩大。 ⒊ 全盛期。全面着火,燃烧面积最大,燃烧速度最快,辐射热最强。 ⒋ 衰灭期。可燃物质减少,火势逐渐衰弱,终至熄灭。 (二)影响火灾变化的因素 1.可燃物数量及空气流量 1) 可燃物的数量; 2) 空气流量; 3) 蒸发潜热。 2. 气象 1)气温 2)相对湿度 3)风 (三)预防火灾的基本原则 ⒈ 严格控制火源; ⒉ 监视酝酿期特征; ⒊ 采用耐火材料; ⒋ 阻止火焰的蔓延; ⒌ 限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⒍ 组织训练消防队伍; ⒎ 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一)爆炸发展过程的特点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发展过程: ⒈ 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⒉ 爆炸性混合物遇着火源,爆炸开始; ⒊ 热效应或连锁反应加速,爆炸范围扩大、爆 炸威力升级; ⒋ 化学反应完成,爆炸威力造成灾害性破坏。 (二)预防爆炸的基本原则 ⒈ 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⒉ 严格控制着火源; ⒊ 燃爆开始时及时泄出压力 ; ⒋ 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5. 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物的损坏 ; ⒋ 检测报警。 三、工业生产防火防爆 (一)生产和储存中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火灾危险性可分为五类。甲、乙、丙、丁、戊, 其中,甲类危险性最大,戊类危险性最小, 甲、乙类属于易燃易爆生产,应特别关注; 丙类属于普通可燃物质的加工,易引起大火)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附注 注: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可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版。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附注 注: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的仓库,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二)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等级 (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 爆炸性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为三个区域等级。 ①0级区域(简称0区),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②1级区域(简称1区),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③2级区域(简称2区),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 爆炸性粉尘和可燃纤维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为两个区域等级。 ①10级区域(简称10区),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②11级区域(简称11区),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二)火灾危险场所的分类和分级 火灾危险场所只有一类,但由于在这个区域内火灾危险物质的危险程度和物质状态不一样,又将其分成三个不同危险程度的区。 21区:指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2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三)工业建筑物耐火等级 燃烧性能指组成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以及燃烧的难易。按燃烧性能建筑构件分为非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 非燃烧体,指用非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非燃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