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PPT课件2.ppt
成才之路·语文 学 习 目 标 课 前 预 习 课 堂 互 动 第三单元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 必修5 经 典 晨 读 方法警示探究 高 考 导 航 学 习 目 标 课 堂 互 动 课后强化作业 课 前 预 习 经 典 晨 读 高 考 导 航 第三单元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第三单元
第十课 谈中国诗第三单元
节妇吟
张 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作者背景】
张籍(约766~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后移居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799)登进士第。张籍家境贫困,官职卑微,又害眼疾,孟郊《寄张籍》诗戏称他“穷瞎张太祝”。他的诗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如《塞下曲》痛陈穷兵黩武之害;《凉州词》描述唐朝同当时少数民族的战争;《求仙行》《吴宫行》嘲讽了统治者的思想愚昧、生活荒淫;《山农词》《贾客乐》则以农民的艰难困苦反衬了商人的奢侈豪华。
此诗另本题下注云:“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名作。
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将拒绝之意表达得极为委婉,李师道读后,也觉无可奈何。
【主旨感悟】
此诗是张籍为拒绝节度使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运用比兴手法,委婉而坚定地表明自己忠于朝廷,不愿依附李师道的坚定立场。
【艺术鉴赏】
1.委婉含蓄,意蕴深沉。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诗是说这位君子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词,含有谴责之意。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李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的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表面看,是感李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丈夫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事夫誓拟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你虽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绝”。这就是张籍所要表达的,可是它表达得这样委婉,李师道读了,也就无可奈何了。
2.富有民歌风味。
此诗富有民歌风味,它细腻地刻画诗人的心理,“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深深地感谢你的知遇之恩,“我”内心充满了感动和不安。但必须要把这明珠还给你,“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直接以口语入诗,将一个女子婉约的心事说得十分明白。
(2013年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论名声
[德]叔本华
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
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两条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一时,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流传后世。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
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辞,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PPT课件13.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PPT课件14.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PPT课件15.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PPT课件16.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PPT课件17.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PPT课件18.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PPT课件19.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PPT课件2.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PPT课件3.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PPT课件4.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PPT课件3.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PPT课件4.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PPT课件5.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PPT课件7.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PPT课件8.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PPT课件9.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PPT课件1.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PPT课件10.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PPT课件11.ppt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PPT课件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