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EVC大佬给互联网金融泼冷水:行业已现泡沫?.doc
PE/VC大佬给互联网金融泼冷水:行业已现泡沫?
来源:金融投资报 发布时间:2014-4-23
亿邦动力网整理:
尽管互联网金融急剧升温,而在日前举办的“2014中国投资年会”上,多位投资界大佬坦言,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出现泡沫。
为何那么热?
互联网金融在这两年可谓发展迅猛,其产品成为消费“新宠”。一位资深股权投资界人士向记者透露,之前在做市场调研时发现,无论是做实体的企业,还是小贷公司,都纷纷进入P2P领域,全国各地更是涌现出一批所谓的金融产业园。
众筹、P2P、第三方支付被视为互联网金融的三波浪潮。覆盖上述三块业务的网信金融总裁盛佳告诉记者,全国有上千家P2P公司,让人眼花缭乱,众筹则相对较新且发展最快。
为什么互联网金融这么热?澳新银行经济学家周浩分析称:“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在银行存款利率受管制、百姓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一旦互联网金融产品带来的收益比较高,就很容易受到追捧。”
然而在一片热潮之下,P2P行业坏账率逐渐走高,个别网贷平台坏账率超过6%。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周春生预计,互联网金融行业将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做得好的可能迎来非常美好的前景,还有一批风险管理出问题、经营理念不正确的、试水互联网金融做投机的机构则会被淘汰。
泡沫已出现?
尽管互联网金融正风靡,但记者发现并不是所有投资机构都为之兴奋。
管理着16亿美元基金规模的启明创投成功投资了70多家公司,包括小米科技、泰格医药、世纪佳缘、大众点评等,然而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似乎仍在观望。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甘剑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必须要界定明确的营业范围和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对于这个行业的监管办法尚未明确,一旦投资政策风险较高。因此我们不会轻易涉足,有待监管指引进一步明确。”
在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熊钢看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出现泡沫。“现在这个行业的估价几乎已经透支了10年以后的价值,稍微做得有点样子的企业都要价很高。”
另一位对互联网金融热“冷眼旁观”的人士是来自耶鲁大学的金融学教授陈志武。他认为,“互联网金融”概念在国内被炒作,已有一定的泡沫因素,随着监管趋紧,其利润将很快受限。
监管难在哪?
总的来看,互联网金融应严守“三道防线”——企业自身风险管理、行业自律和金融监管。多位投资经理向记者表示,虽然是线上作业,但互联网金融本质从事的还是金融业务,因此仍应遵守线下监管规则的要求。
围绕互联网金融监管,近期风声频传。市场普遍预计,P2P或归属银监会监管,众筹和余额宝类产品归属证监会监管,第三方支付则可能归属央行监管。
其中,加强信息披露被视为互联网金融监管最核心的一环。当前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面临着“信息孤岛”的问题,如在征信机制建设方面,一些P2P公司可能不会把自己的征信数据与监管机构共享,于是部分P2P平台或会遇到重复抵押、财务造假等情况,从而形成风险黑洞,最终让投资者遭受损失。
“互联网金融监管要抓住信息披露的‘牛鼻子’,打破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孤岛’,”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建议,“这需要有关部门加强金融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引入必要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措施。”
----------关于亿邦动力网----------
亿邦动力网是电子商务新闻门户,秉承独立立场、专业精神、严谨态度,做好电子商务新闻。
订阅亿邦动力网官方微信,每日获取最新电商动态,回复关键字可获取更多电商新闻。
亿邦动力网——电子商务专业媒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