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发展历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发展历程.doc

世界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发展历程1898年,英国专利首次在世界上提出了石蜡纸基板中制作的扁平导体电路的发明。 ??? 20世纪最初几年内,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实验记录中,设想了在类似薄膜上印刷厚膜电路(Polymen Thick Film)。六十几年后,当世界开始工业化生产挠性印制电路板时,人们惊奇的发现:爱迪生这一构想与现在的FPC产品形态是如此的接近。 ??? 1953年,英国ICI公司首先将聚酯薄膜实现了工业化的生产。这种基材在以后挠性覆铜板制造中得到采用。 ??? 1953年,美国开始研制以聚酯薄膜为基膜材料的FPC。 ??? 1960年,V.Dahlgreen发明在热塑性薄膜上粘接金属箔制成电路图形的制造技术。这一发明构成以后工业化生产FPC的雏形。 ??? 1963年,美国杜邦公司获得聚酰亚胺薄膜的发明成果。并于1965年生产出PI薄膜产品。在20世纪70年代初并率先实现了商品化。这种可作为FPC绝缘基膜用的PI薄膜的商品名为“Kapton”。? 杜邦公司在全世界首创的这种均苯型聚酰亚胺薄膜基材,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到80年代的中后期)一直独霸于挠性印制电路的基材的市场。 ??? 70年代初,美国PCB业首先将FPC工业商品化。最初主要在军工电子产品中得到使用。美国成为了世界工业化FPC的发源地。 ??? 1977年,美国人G.J.Taylor最早提出多层刚-挠性结合PCB的概念。 ??? 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电子部15所在我国率先开始进行了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制造技术研究开发的工作。70年代中期,上海无线电二十厂在几年的自主研究开发的基础上,在中国内地最早实现了FPC工业化生产(所生产的FPC为聚酯薄膜基材)。80年代初,北京15所在中国内地率先小批生产以聚酰亚胺为基膜的FPC产品。初期生产的FPC全部提供给军工电子产品用。1981年北京十五所的单面聚酰亚胺挠性印制电路(课题负责人王厚邦)和上海无线电二十厂的相同内容的课题(负责人孔祥林)共同获得当时电子部优秀科技成果奖。 ??? 1882-1983年王厚邦的课题组又完成了有金属化孔的双面聚酰亚胺挠性印制电路板的研制。成功的研制出电子扫描显微镜用的高精度高密度偏转线圈等全套双面聚酰亚胺挠性印制电路板,而且是用加成法制造的。1991年又完成了挠性印制电路用丙烯酸粘合剂膜的研制课题。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 1984年,日本钟渊化学公司独自开发出主要用于FCCL和PFC制造的聚酰亚胺薄膜产品(其商品名为“Apical”)。 ??? 80年代末,荷兰阿克苏公司在世界上率先研发出二层型FCCL(又称为无胶粘剂型 FCCL)。当时并未得到重视与很快的应用。 ??? 1990年,韩国Young Poon公司与美国加州的Flex-LinkProduct公司签订了FPC技术转让的协议。1991年起,Young Poon公司在韩国Ansan的新工厂开始批量生产单、双面FPC。成为韩国第一个生产FPC的厂家。 ??? 1994年春,日本大型FPC生产企业——日东电工公司在我国广东深圳,投资建立起可 ?年创15亿日元产值的FPC生产厂。该厂成为我国内地最早建立的生产FPC的外资企业。 ??? 1995年,韩国KCC集团在韩国的Ansan建立了专门生产FPC的子公司——Interflex公司。进入21世纪后该公司成为了韩国生产FPC的最大企业。现在,占生产量70%左右为刚 -挠性PCB的这一FPC厂家的年产值,已超过日本FPC产值排名第四位的日东电工公司。 ??? 90年代中后期,由于高速发展的携带型电子产品对高密度FPC及刚挠性印制电路板的需求越来越增大之时,用无胶粘剂型FCCL制造的二层型FPC的热潮才开始正在兴起。 ??? 90年代的后半期,高密度FPC开始进入规模化的工业生产阶段。它给FPC用基板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具有高尺寸稳定性、低吸湿性、高耐药性、高耐热性、高挠曲性等的FCCL新品种开发成功并进入市场。在此时期用于FCCL的具有高性能聚酰亚胺基膜的品种Kapton E(杜邦公司产)、Apical NP及Apical HP(钟渊化学公司产)、UPILEX-S(宇部兴产公司产) ??? 1998年,由中、美、港三方共同投资,建立了中国内地第一座生产挠性覆铜板的中型企业——九江福莱克斯公司。 ??? 90年代的后半期,作为FPC产品重要的新分支品种——TAB(tape-automated bonding,带载自动键合)和COF (Chip o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芯片直接搭载在挠性印制电路板上)开始在应用市场上得到很快的扩大。使产品形态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进入21世纪后,向着更加电路微细化、通孔(指在COF产品上)更加微小径化方向发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