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隶书的学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法之隶书的学习.ppt

中国书法讲解-------隶书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在木简上书写,书写速度更快。 “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近来有人指出“隶”字也有“附属”的含意,可能意旨其为篆字之衍生。 小篆与隶书的比较 隶书起源 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 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 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隶书的发展 秦隶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 汉隶 汉隶   西汉初期仍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到东汉时期,隶 书产生了众多风格,并留下大量石刻。《张迁碑》、《曹全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1《西狭颂》    《华山庙碑》    《鲜于璜碑》 《曹全碑》    2《张迁碑》    《史晨碑》    《礼器碑》    《乙瑛碑》    《石门颂》   临习汉碑的要求 1、要取法汉碑和秦汉竹木简。所谓取法,就是认真刻苦地解读、体会,而不是浮光掠影。少看当代人的作品,看当代人的作品要看出其缺点和不足。  2、恰当把握主体的创作状态。“书写性”其实就是将书写过程和创作情绪纸面化。行笔重复,会形成惯性。由生到熟,要避熟趋生。    3、正确对待风格问题。风格是自然生成的,不能一概而论。风格面貌不强,不必耿耿于怀;已经形成风格面貌的,也不必沾沾自喜或故意回避。 当代隶书书法家      1、王长庆(1938——)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授,书香世家,主攻汉隶近40年,笔墨苍劲、浑厚、端庄、严肃。苍劲不失隽秀,浑厚不失飘逸,端庄不失流畅,严肃不失潇洒,系当代隶书大家。    当代隶书书法家 2、刘炳森(1937.8.17-2005.2.15),著名书法家和国画家,字树庵,号海村,幼年自号刘五先生。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出生于上海,祖籍天津武清。2005年2月15日凌晨4时因患肺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