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师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柳先生传(教师用).doc

五柳先生传 教学案 学科 初三语文 编号 主备人 赵晓 执讲人 赵晓 时间 8.27 审核人刘希娟 授课班级 104、3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第 12课时,共 2 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实虚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柳先生生活、性格、情趣。 3、领悟文章平淡语言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重点 重点文言实虚词的掌握,了解五柳先生生活、性格、情趣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平淡语言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课前准备 有关作者的一些常识 教案 学生活动 一导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之中的名句。它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和自由恬静的心境。诗人为何有如此心境?主要是与作者的生活际遇性格有关。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现在,我们就通过《五柳先生传》进一步了解他。 二、出示目标: 1、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实虚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柳先生生活、性格、情趣。 3、领悟文章平淡语言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三、朗读 1、听范读弄准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 3、找生朗读,其他生聆听纠正。 四、预习检测: 1、嗜好() 辄() 吝() 褐() 箪() 汲() 俦() 觞() 瓢() 黔娄() 戚戚() 2、作者常识 1、传,自传,传记文中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作者要介绍自己的字、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以及思想发展等。所以,本文可以看做是自传性散文。 2、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他不满官场的追星逐臭,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写下了表达理想和志趣的名篇佳作《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和它的姊妹篇《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五、重点词语 何许: 不详: 因以为: 慕: 好: 会意: 不求甚解: 亲旧: 或: 置:造:辄: 期: 曾不: 去留: 环堵: 萧然: 短褐: 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 自终: 赞: 戚戚: 汲汲: 若人: 兹: 俦: 觞: 六、翻译句子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本文作者 ,字 ,别号 ,代表作品有 , , , 等,本文的体裁 。 2、文中表现先生思想性格的句子是 , 。赞语中的 , ,与之相照应。 3、表现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是 , , 。 4、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是 , , 。由此可见他是一个的 人。 5、文中最能表明五柳先生是一位真正隐士的句子是 , , , 。 6、亲旧知其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 , 。 7、颇示己志中的“志”包括等 。 8、出自文中的成语是 ,今天的意思是 。 七、作业 1、掌握重点字词、译文 2、积累文言实虚词。 生答 生大声读 找生到黑板上答其他在本上写 师点评并进行强调 生自己结合工具书找出重点是虚词,并精心解释,将不会的画出进行整理师归纳 生答 生读课文然后小组合作解决 生分小组讨论,师进行归纳整理 生归纳师最后纠正 生讨论师归纳总结 出示卷子让学生练习 知识梳理 五柳先生传 ①思想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淡泊名利) ②生活状况:环堵萧然,箪瓢屡空,晏如也(安贫乐道) ③志趣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 (意存高远) 性嗜酒,期在必醉 (率真自然) 著文章,自娱自乐 (自得其乐) 中心: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和赞美 对功名对官场的厌倦和鄙视 收获反思 对五柳先生的性格的把握,最好结合以往的作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