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_吴恩远.pdf

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_吴恩远.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_吴恩远.pdf

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 ,争 鸣, 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 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 吴恩远 2007 年,俄罗斯新出版了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现代史 1945-2006 年》。2008 年 8 月,俄罗 斯再次出版新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历史 1900-1945 年》,由于这两本历史教学参考书的出版既 有俄罗斯官方的背景,又有俄罗斯学术界权威机构的认可,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近年来 俄罗斯民众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美国《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 《纽约时报》、英国《独立报》、西班牙《国家》报和日本《朝日新闻》……都从不同角度对此作了 报道和分析。我国国内《环球时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有影响的媒体也在第一时间, 冠以“普京为什么要给斯大林‘翻案’”?“俄教科书为斯大林翻案,所作一切均‘完全合理’” 等醒目标题报道了这件事。① 苏联解体十余年来,俄罗斯社会思潮从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时代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 虚无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到今天逐步还历史本来的面貌,这是历史辩证法逻辑力量的显示! 一、新教科书对苏联体制的辩证评析 1. 对苏联体制的总体评价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曾经猛烈地批判苏联社会主义体制,认为这个体制在经济上留下的是一份“极 其沉重的遗产:荒芜破落的农村、农业和加工工业”② ;政治上则是“极权的、专横的官僚体制”, 所以公开宣布与“具有 70 年历史的斯大林体制决裂”,“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过渡。 在当时,由于戈尔巴乔夫等人掌握着舆论工具,他们对苏联体制和苏共的疯狂攻击甚至一度迷 惑了民众。据 1991 年初的民意调查统计;苏联政府的支持率仅有 13%,不支持率达 73% ;而苏共的 支持率仅有 14%。这就是为什么苏联解体之时“民众反映平静”的原因,以致一些人认为,似乎苏 联解体“得到民众支持”。 但这种玩弄群众、全盘否定历史、藐视辩证法的伎俩不能不受到惩罚。苏联解体的悲剧性后果, 一方面,使广大俄罗斯民众“深深感到后悔”,“没有在祖国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俄中友好协会第 一主席季塔连科院士语);另一方面,充满对导致国家解体责任者的愤恨。俄罗斯教科书引用 2001 年俄罗斯民意调查的结果证明:“56% 以上的民众认为戈尔巴乔夫对国家造成了危害;叶利钦则在分 裂国家这条路上走得实在太远。”③ 俄罗斯民众的这种情绪不能不对新的历史教科书编写产生影响。这样,就有了对苏联体制的比 ① 《普京为什么要给斯大林“翻案”?》,《环球在线》2008 年 8 月 27 日;《俄教科书为斯大林翻案,所作一切均“完全合理”》,《人 民网》2008 年 9 月 3 日;《俄罗斯评选最重要历史人物斯大林列宁居前三》,《中国新闻网》2008 年 7 月 9 日。 ②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莫斯科,1990 年,第 4 页。 ③ 安安安· 安安安安新新《《《《《程 1945 -2006 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年,第 311、274 页。 ·137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年第4期 较客观的评价。 首先,充分肯定了苏联体制在经济发展、社会公正、文化教育、劳动保障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 就。教材写道:苏联“对全世界千百万人们来说,是最好的和最公正社会的榜样和方向”。据《新俄 罗斯晴雨表》2005 年第 14 期登载的调查表显示:从 1996 年起到 2005 年,每年民调表明,高达 70% 的民众对苏联体制持肯定态度。① 其次,否认苏联解体是因为“这个体制已经丧失了发展的潜力”。教材写道:“断言说苏联体制 不能改革、必须被摧毁,这种说法至少是非常幼稚的。”② 同时,新历史教学参考书没有回避对苏联体制弊端的批判,如“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一是权 力的高度集中,形成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二是管理的高度集中,压抑了地方、企业、个人的生产 积极性”。 2. 斯大林体制与列宁体制的关系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