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孙【荐】.pdfVIP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孙【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孙【荐】.pdf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孙 磊 · 圈养白鹤繁殖习性及其雏鸟生长的研究 圈养白鹤繁殖习性及其雏鸟生长研究 孙 磊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 要 自2002年3月至6月,对合肥市野生动物公园一对圈养白鹤的繁殖生 态进行了观察,并对人工饲养雏鸟的生长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3月份已经进 入了繁殖阶段,3月28日开始营巢。巢以水草筑成,极为简单。3月 30 日开始 产卵,窝卵数为1枚。雌雄亲鹤共同孵卵,但雄性鹤坐巢的时间稍短。24龄前, 雏鸟的形态增长曲线呈“S”型,嘴峰、跗跖、翅长、体重和尾羽的增长方程分 别为:L=65.0/[1+e-0.084(t-5.2)]、L=220.0/[1+e-0.039(t-43.5)] 、L=175.0/[1+e-0.069(t-13.6)] 、 L=80000.0/[1+e-0.074(t-87.6)] 、 W=29.5/[1+e-0.204(t-8.2)] 。参数分析表明,嘴峰和尾 的形态增长最早最快,而体重完成发育的时间最晚。圈养白鹤的繁殖生物学资料 为进一步开展白鹤的保护生物学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白鹤 繁殖习性 雏鸟生长 白鹤(Grus leucogeranus )是大型涉禽,其体态优美,为重要的观赏鸟 类。由于其野生种群数量稀少,被列入世界鸟类红皮书的全球性濒危物种,为我 国一级保护动物(马敬能等,2000)。野生白鹤繁殖于俄罗斯东北部,在我国、 印度和伊朗越冬。野生种群呈三个分离的种群,东部种群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 的勒拿河和柯雷马河下游之间,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地越冬;中 部种群在西伯利亚西部的伯朝拉河和鄂毕河下游之间繁殖,在印度的拉贾斯坦邦 越冬;西部种群在俄罗斯的西北部地区繁殖,具体地点正在查明,在伊朗的里海 南岸越冬。目前中部种群数量仅为4只,西部种群数量为9只,濒临灭绝,东部 种群数量在2 900~ 3 000只(Meine等,1996)。 由于日趋增长的人口压力和湿地生态系统及资源的过度利用,其赖以生存的栖息 环境尤其是越冬生境日趋减少,对野生种群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野生种群的数量 呈下降的趋势。因此,开展野生种群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在珍稀鹤 类保护中,划定保护区等就地保护途径对于种群数量稀少的种类来说是远远不够 的,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在对野生白鹤开展广泛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了一 * 北京动物园. 笼养白鹤的繁殖生物学研究,1984。 1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孙 磊 · 圈养白鹤繁殖习性及其雏鸟生长的研究 系列迁地保护的措施(杨兆芬等,1997)。 * 20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的北达科他州和我国的北京动物园 等通过人工授精 人工饲养等途径进行笼养白鹤的人工繁殖,并获得成功,而且开始在繁殖地进行 放归自然的探索(David等,1996)。虽然一些放归鹤可随野生鹤在秋季进行迁飞, 但成效不显著,表明人工饲养的白鹤野外生存能力较差。因此,如何提高饲养鹤 的野外生存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 的问题。 合肥市野生动物公园现有白鹤9只,基本上都达到了性成熟阶段,其中有 2 只已于 2000 年配对成功,并进行自然繁殖。圈养条件下白鹤的自然繁殖成功 对于建立圈养种群、恢复野生种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探索白鹤的 有效保护措施,自 2002 年 3 月到 6 月,对已配对的一对白鹤进行了繁殖行为的 观察,同时观察了人工饲养雏鹤的生长发育,以期为圈养种群的建立积累基础资 料。 1 工作区概况和工作方法 1.1 研究地点及环境 本文亲鸟的行为观察在合肥野生动物园百鸟园内进行,雏鸟的生长观察在 逍遥津动物园孵化和饲养室进行。 百鸟园属于开放性饲养场,游人可入,仿自然环境,面积23 000 km2 ,外置巨网, 中心网高 45 m,边网高 22 m。整个百鸟园的东侧是一个水塘,占总面积的六分 之三左右,为水禽的栖息地,以黑天鹅(Cygnus atratus)、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

文档评论(0)

wul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