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冒顶防治技术.ppt
冒顶防治技术 §第一章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 顶板事故使煤矿的五大灾害之一,曾一度占到煤矿死亡事故的40%~50%,随着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煤矿顶板事故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一 矿山压力基础知识 (一)概述: 原岩:地壳中没有受到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的岩体。 原始应力:没有受到任何破坏的原岩中的应力。 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影响,在采掘巷道(工作面)围岩中所形成的力,称为矿山压力,简称矿压。 矿压显现:由于矿山压力的作用,引起岩体的变形,破坏冒落以及支撑物的变形,破坏与折损,并会在岩体中产生一系列动力现象称为矿山压力显现,简称矿压显现。 矿山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凡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方法,均称为矿山压力控制。 (二)有关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的假说 压力拱假说 悬臂梁假说 铰接岩块假说(20~50年代) 预成裂隙假说 砌体梁----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 二 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防治 (一)造成巷道冒顶事故的因素:(以下四个方面) 1 自然地质因素 岩层层理影响 镶嵌型围岩结构的影响 岩层裂隙及破碎 地下水的影响 2 施工质量因素: 支架假设质量差,掘进打眼爆破参数掌握不好 3 采掘工程因素 4 管理因素 操作 检查 没有及时发现隐患等。 (二)预防措施: 多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及巷道交叉点及巷道贯通处 1.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原因:失去联系岩块 支护不及时或支护失败 措施:①根据掘进工作面岩石性质,严格控制控顶距,棚子应紧靠掘面,及时支护或超前临时支护。 ②加强安全检查,严格执行敲邦间顶制度,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采取临时支撑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③在地质破坏区要缩小棚距,棚间加拉条 ④及时整理外破崩倒或崩歪的支架。 2.支架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原因:分为压垮型 漏垮型和推垮型 措施:①在可能情况下巷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岩体内,并尽量避免采动的影响。 ②巷道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压力。 ③支架变形量与围岩变形量相适应。 ④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 ⑤凡因支护失效而空顶的地点,重新支护时应先护顶再施工。 ⑥巷道替换支架时,必须先支新支架,再拆老支架。 ⑦在易发生推垮型冒顶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稳定性。 3.锚杆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原因:岩石不自稳 锚杆参数选择不当 杆间距大,支护材料选择不当,支护系统匹配不合理,不能有效控制顶板。 措施:正确选择锚杆支护的参数,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4.巷道交叉处及贯通处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原因:巷道顶部存在与岩体失去联系的岩块。 支架强度,或稳定性不够 贯通巷道顶板遭受二次破坏。 措施:①开岔口应避开原来巷道冒顶的范围。 ②必须在开岔口棚抬支设稳定后再拆原巷道棚腿,不符过早拆除,切忌先拆棚腿后支抬棚。 ③保证抬棚有足够的强度。 ④开帮掘进巷道与原巷的方位要保持较大的夹角(最好大于45°) ⑤贯通前要进行超前探测,并处理如被透点的积水,瓦斯等有害气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巷道维修及冒顶处理方法 1.巷道维修及冒顶处理的一般原则 先外后里 先支后拆 先上后下 先近后远 先顶后帮 2.巷道冒顶处理方法 直接支护法: 围岩已稳定,冒落矸石不多,范围不大,2架~3架时用 撞契法:当巷道冒落很碎,可用撞契法 锚喷法:适用于冒顶范围较大 冒顶高度较高 且冒落空洞以上顶板基本稳定 三. 回采巷道顶板事故防治 (一)编制好采面作业规程 采用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坚持正规循环作业,保证安全提高效率,内容以图表为主,应清晰准确,文字简明,通俗易懂。 (二)工程质量标准化 1.安全出口及超前支护 2.不符任意丢失顶煤和底煤 3.综采工作面煤壁,刮板输送机和支架必须保持直线 4.液压支架必须接顶。 5.端头支架 具较大适应性 稳定牢固 可靠 (三)工作支护设备材料管理 1.备用支护材料 保证安全畅通 2.同一采面中,不符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 3.摩擦式金属支柱和单体液压支柱的维护 下井前逐根压力试验。 8个月后检修,试压 4.单体液压支柱使用和检修必须符合要求 ①支柱支架前,必须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 ②支柱高度应与工作面采高相适应 ③保证单体液压支柱有足够的初撑力 ④底板抗压强度小于14.7MPa的工作面,支柱应穿硬木鞋或铁鞋。 ⑤采高1.3m以上的工作面的人行道的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