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荐】.docVIP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荐】.doc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 史(全国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74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居住地区不同 ②体质特征不同 ③取火方式不同 ④社会组织形式不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3.下列对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原因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A.军队战斗力不强 B.军事指挥不当 C.攻打东晋不得人心 D.游牧民族不习水战 4.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5.下列各项,在后世又曾大规模增修或扩建的工程是……………………(  )  ①郑国渠 ②都江堰 ③赵州桥 ④长城 ⑤大运河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④⑤ 6.隋唐时期最盛行的体育活动是…………………………………………(  )  A.射箭和摔跤 B.围棋和击剑 C.马球和足球 D.秋千和拔河 7.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8.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废除丞相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 9.《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10.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  A.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 B.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刺激作用 C.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11.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12.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已经无可救药 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 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 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 13.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14.与科举制度下的官学相比,洋务运动中所办新学堂的特点在于………(  )  A.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B.毕业生不在清政府中任职 C.不由清政府派官员管理 D.不再讲授“四书五经” 15.“二次革命”的主要战场在……………………………………………(  )  A.江西和上海 B.江西和南京 C.江西和广东 D.江西和安徽 16.孙中山晚年指出,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  A.外国势力的干涉 B.军阀混战 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D.不平等条约的存在 17.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B.它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它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D.它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8.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是……(  )  A.全面进攻解放区 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C.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 D.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 19.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20.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  ) 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 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的成果 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d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