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五兆卜法文献的缀合与定名.pdf
敦煌五兆 卜法文献的缀合与定名
王晶波
(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20)
摘要:“五兆”是唐五代时期 曾经十分流行的占 卜术,宋以后消亡。敦煌保存的30个卷号的五兆
卜法文献,为我们认识五兆 占 卜的内容、方法及其在敦煌民间的流行提供 了难得的材料。本文在 中外
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五兆 卜法文献的残卷进行 了进一步的比勘梳理,又缀合了四件残卷,
并就其定名和系统提 出了新的看法。
关键词 :五兆 卜法 缀合 定名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1—6252 (2013)04—0001—09
五兆 卜法是唐五代时期 曾经流行的一种重要的占 卜形式,与龟 卜、易占和式占并为
国家占 卜机构所掌的四种 卜筮正术,设有专门官员执掌从事。但随着占 卜的发展与时代
的更替,南宋以后,五兆 卜法逐渐不传,以至最终消亡,后人对这种曾经流行的占 卜术
知之甚少,以至常常将 “五兆”与龟 卜混为一谈。敦煌发现的大量五兆 卜法文献,弥
补了术数史发展的一段空白,为人们在千载之后重新认识五兆 卜法,认识这种 占 卜术在
民间的传播影响提供了难得的材料。
经过法国学者马克,①中国学者黄正建、②王爱和、⑨张富春、@王祥伟⑤等人的研究,
特别是王祥伟的研究,使得发现并认定的敦煌五兆 卜法文献的数量,从早期的12、16、
23个卷号,增加到了30个卷号,并且缀合了其中的10多件残片,厘定为 17个抄本,
释录原文,考察名称、时代,极大推动了敦煌五兆 卜法文献及其相关信仰的研究。参考
收稿 日期:2013—01—12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 目 (2013BAH40F01)
作者筒介:王晶波 (1964一 ),女,吉林洮南人。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敦煌学与古典文献学研究。
① [法]马克 《敦煌数占小考》, 《法国汉学》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 187—214页。
② 黄正建 《敦煌占 文书与唐五代 占 研究》,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 l6—18页;黄正建 《关于
(俄藏敦煌文献)第 11至第 l7册中占 文书的缀合与定名等问题》, 《敦煌研究》2002年第2期,第47
— 5O页 。
③ 王爱和 《敦煌占h文书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 109—190页。
④ 张富春 《中国古代的祈财信仰》,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 146—207页。
⑤ 王祥伟 《敦煌五兆 法文献校录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另,该论文修订后以同名于
2011年6月在民族出版社出版,本文所引以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之书为准。
2 敦 煌 学 辑 刊 2013年第4期
以上学者的研究,笔者对五兆 卜法文献又做了进一步的比勘与梳理,发现其中还有一些
写卷可以缀合,随着这些新的写卷的缀合,已有的部分定名就需要重新讨论,而敦煌五
兆 卜法文献的整体面貌及系统也将为之改观。现将笔者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呈现出来,供
大家讨论商榷。
一 、 S.11362B与Rx.11859+Rx.11799R+Rx.11925R+
Rx.11762+Rx.11961R号的缀合与定名
皿x.11859+Ⅱx.11799R+Rx.11925R+Rx.11762+Rx.11961R号,是俄藏敦煌文献
中的5个残片,图版分别在 俄《藏敦煌文献》的第 15册与16册中,已由王祥伟缀合在
一 处。这 5件残卷破损都 比较严重,不仅首尾残,上下也断损严重,分别存文字 13、
6、10、10、20断行。这 5件残卷的共同特点是正背均抄有文字,正面有乌丝栏,书法
整齐,偶有小字双行抄写,从字迹看,似为硬笔书写。内容有六神 占、六神行法、占行
人、占怪、占盗及相冲、六合等,约处于整件 卜法文书的中间部分。背面所抄也是五兆
卜法文献,但与正面的抄写笔迹不同。
s.11362B号,图版参 《英藏敦煌文献》第 13册,册中定名为 《失名五兆 b法》。
卷子装,首尾残,上端亦残断,残存形状与S.11362A号相同。有乌丝栏,书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