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教案:1.2.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3(苏教版必修3).doc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想象——理性升华。
教学时数
课内教读1课时,课外练习由学生自定。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一、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益智小游戏:我们比赛背诵中国诗歌中的名句,看谁记得最多?听哦我的指令:抢答开始!
看来大家非常喜欢国古典诗歌,因为它的凝练、它的隽永、它的神韵,是祖国文化的精华;但,这不是中华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吸纳着几千年诗意的营养,借鉴外国诗艺手法,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新时代的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这些诗,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另一种情的感染,另一种文化的营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欣赏一首当代诗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作者是著名女诗人舒婷。 (幻灯片)
作者简介
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先后做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文革后,其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优秀新诗(诗集)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主要著作:《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散文集《心烟》。
(解说:设计这个导语,目的有两个:一是巧妙地把古代诗歌与现当代诗歌联系起来,明确它们之间的借鉴和发展的关系,引起对新诗的阅读兴趣;二是以尽量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对美的渴望,激发起强烈的学习欲望,奠定顺利进行教学的基础。)
二、解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成诗却早在1976年“四五”运动之后的动荡时代。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摧残,刚刚开始走向新生。因此这首诗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抒情的载体,而诵读则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最佳方式。作者抒发了何种感情,是通过何种方式抒情的,她的痛苦从何而来,她的希冀存于何方,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诵读加以体会。
现在,请听老师范读,同学们注意用心体会。
(解说:先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初步感受诗的美味,为进一步学习欣赏奠定基础。)
(老师范读完之后,请同学们自由诵读3--5分钟,注意把感情体现出来)
(解说:趁着学生才有的感受尚在,让学生直接再次感受,这是文学欣赏的必要步骤,避免抛开刚营设好的氛围而由老师大讲特讲的弊病。)
(请学生单独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发问:为什么我们的朗诵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这是因为大家对诗歌内容以及感情的理解不同,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入诗歌所营造的情感世界,仔细品味作者的所要抒发的感情。
(解说:在这个步骤中紧扣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落实字词教学,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
2.具体研习,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要解读诗歌的深刻内涵,就必须有一件法宝,作为诗歌鉴赏的一把利剑,那就是了解诗歌的意象。 (幻灯片)
诗歌鉴赏的一把利剑——了解“意象”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意象对于诗人创造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意境总是先从感受意象开始,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真切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
了解了什么是意象之后,请同学们齐读诗歌的第一节,并且思考:
①这一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给你什么感觉呢?
(感觉源自意象,“老水车”、“矿灯”分别会出现在哪能里,它们可能会象征着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明确:“老水车”、“矿灯”会出现在乡村与厂矿。“破旧”的修饰加重了“老水车”的不堪状况,但它“数百年”来没有停止地“疲惫”地工作。由此,中国农业的窘迫艰难显现一斑。“矿灯”是用来照明的,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年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1 《鸦片战争》 10(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年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1 《鸦片战争》 11(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年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1 《鸦片战争》 12(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年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1 《鸦片战争》 13(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年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1 《鸦片战争》 14(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年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1 《鸦片战争》 15(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年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1 《鸦片战争》 1(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年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1 《鸦片战争》 2(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年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1 《鸦片战争》 3(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年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1 《鸦片战争》 4(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教案:1.2.4《祖国土》1(苏教版必修3).doc
- 2012年高一语文同步学案:2.3.1《品质》(苏教版必修3).doc
- 2012年高一语文同步学案:2.3.1《指南录后序》1(苏教版必修三).doc
- 2012年高一语文同步学案:2.4.2《老王》1(苏教版必修三).doc
- 2012年高一语文同步学案:2.5.3《啊,船长,我的船长哟!》1(苏教版必修三).doc
- 2012年高一语文同步教案:2.3.1《指南录后序》1(苏教版必修三).doc
- 2012年高一语文同步教案:2.4.2《老王》1(苏教版必修三).doc
- 2012年高一语文同步教案:2.4.2《老王》2(苏教版必修三).doc
- 2012年高一语文同步教案:2.5.1《离骚(节选)》1(苏教版必修三).doc
- 2012年高一语文同步教案:2.5.1《离骚(节选)》2(苏教版必修三).doc
最近下载
- 中学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大纲.pdf VIP
- 中建X局各类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docx VIP
- 我们的手上有多少细菌?.doc VIP
-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5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pdf
- 年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校本部) 联招联考项目招生指南.pdf VIP
- 驾驶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生产安全.docx VIP
- 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附答案(基础题)收藏.docx VIP
- 全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全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件.pptx
- 第二章-空气流动压力及阻力.pptx VIP
- 2025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