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5.17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教案1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doc
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教学目标]
1.知道陈桥驿兵变,宋朝建立;宋朝长期与辽、西夏和金等民族政权并立;宋朝的文官体制;宋朝科举考试的制度、规则及内容。
2.通过对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屡次篡夺皇位原因的分析,理解实行文官体制的原因和着眼点;“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完善;矫枉过正带来新的弊端,形成国家积贫积弱的负面效应。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分析,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3.通过学习,初步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宋初统治者政策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史为鉴的精神;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客观地评价北宋初年的文官体制。
[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官体制。
难点:宋初为什么要确立文官体制?
说明:
德国汉学家库恩在《宋代文化史》中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其中一点就是文官体制取代了唐代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受到儒家教育的文人担任了高级行政官员,孟子以王道治国的思想第一次付诸实施。且不论文官体制是否真能以“王道”治国,它的确立是以吸收晚唐、五代弊端的历史教训为前提的,为了严密防范文臣、武将专权独裁,制定出一整套集中军权、财权、政权、立法与司法的体制。虽然从以后宋的历史来看,文官体制代价沉重,但是它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有效地消除了分裂割据和军人乱政的隐患。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官体制至少可以说是利弊参半。故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这也是很多历史学家的共识。在政治上,文官体制取代了贵族政治;物质文明也进入划时代的新阶段,三大发明的发展和传播、造船技术、城市的繁荣等,都出现在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个时代。宋代的繁荣,与它政局的相对稳定是分不开的。唐末藩镇割据以来,历经五代十国的长期分裂,混战不已。这种局面一直到北宋建立才得以终结。
2.宋朝的建立
唐末五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藩镇的拥兵自重和武将的篡夺皇位,不知重演了多少次,而最后一次就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陈桥兵变”。
阅读材料,了解陈桥兵变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PPT陈桥驿。
3.宋建立后的内外状况
内:宋立国后,“先南后北”,自960至979年,基本完成中原的统一,标志着唐末五代分裂割据时代的结束和中原王朝的重建。
外:先已立国的辽,以及西北党项族以及后来崛起的金等民族政权,其政治、经济和军事,都足以与中原王朝相抗衡。
4.文官体制
(1)目的
通过阅读P3“文献选读”,理解北宋建立文官体制的目的:为了防止五代以来武将夺权事件重演,宋太祖接受了宰相赵普的建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削夺地方的行政权、兵权和财权,解决唐末五代以来“方镇太重,军弱臣强”的问题,以达到消除割据隐患的目的。
(2)具体措施:宋太祖在政治、军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
①军事制度:
中央:“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枢密院长官一般由文官担任。
地方:实行内重外轻的方针,令各地拣选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地方上则留老弱者充当厢军和乡兵,削弱地方兵力。禁军多而强,待遇最好;厢军待遇坏,从不训练。又采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以防止将领分立割据、拥兵对抗朝廷。内重外轻的后果,军队战斗力大大削弱,面临不断出现的外患时,暴露出始终无法解决的大问题——“积弱”。
②政治制度:
文官政府: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防范武将专权,通过科举考试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多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宋朝还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宋代的官职分官、职、差遣,宋代官名和实差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关的。宋史上说,“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官用于寄禄,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级别,仅用于确定待遇。职是指馆职(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等的职位),加上些虚衔如大学士,学士等,来表示高级文官的清贵地位。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差遣才是真正的职权所在。所谓“差遣”,也称职事官,是官员们担任的实际职务,一般都带有“判、权、知、直、监、提举、提点”等字,理论上算是临时性的职务。光有官名而没有差遣,就好比今天的处级科员一样,待遇上去了但毫无实权。
另外,宋太祖、宋太宗两朝建立了新官制,并没有全部清除旧官制,长期保留唐、五代遗留下来的许多官位职称。
(3)评价
宋初制度的创设和改革,对消除军人乱政、地方割据确有成效;就恢复汉族统一王朝、消除内部隐患的角度来说,宋初两代皇帝的经营可说是相当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单元综合检测 鲁教版选修3.doc
-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一节《长盛不衰的“朝阳产业”》 学业水平达标试题 鲁教版选修3.doc
-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二节《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学业水平达标试题 鲁教版选修3.doc
- 高中地理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测试 中图版选修6.doc
- 高中地理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综合检测 中图版选修6.doc
-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城乡规划与管理》单元测试 鲁教版选修4.doc
-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学业水平达标试题 鲁教版选修3.doc
-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二节《旅游规划》学业水平达标试题 鲁教版选修3.doc
-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检测优化训练 中图版选修6.doc
- 高中地理 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单元测试 中图版选修6.doc
- 高二历史:5.18 《北宋中期的改革》 教案1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doc
- 高二历史:5.19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教案1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doc
- 高二历史:5.20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案1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doc
- 高二历史:5.22 《元朝的统一》 教案1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doc
- 高二历史:6.23 《明朝前期的经济与政治》 教案2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doc
- 高二历史:6.24 《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教案2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doc
- 高二历史:6.25 《康乾盛世(上)》 教案2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doc
- 高二历史:6.26《 康乾盛世(下)》 教案3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doc
- 高二历史:6.27 《明清对外贸易》 教案3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doc
- 高二历史:6.28 《早期的西学东渐》 教案3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