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梭伦改革的影响).ppt
【学思之窗】 想想看,怎样理解恩格斯的话? 提示: 梭伦以财产资格来区分公民对国家所具有的责任和能力,意味着虽身为贵族如果财产少也就不能享有过去那么多的政治权利了,这就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动摇了贵族专权的社会基础,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力;此后随着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势必会遭到进一步的打击,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所以,恩格斯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本课测评】:为什么说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提示: 梭伦改革中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这就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与设立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克里斯梯尼改革与伯利克里改革正是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沿着梭伦的方向推进改革,才使得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简要分析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性。 提示: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他在改革中主要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折中的色彩,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局限性。 梭伦以财产确立公民的等级身份,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第二等级才享有高级官吏的被选举资格,这就使得第一第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另外,梭伦改革并不彻底,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保留了贵族势力依旧存在的基础,贵族势力虽有所削弱但贵族凭血缘门第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这就造成了名义平等下掩盖着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也就是说梭伦的变革措施只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缓和了社会矛盾,但富者有势、贫者无权的状态依然存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梭伦改革的影响) 思考: 梭伦改革时雅典社会分成哪几派?他们对改革各持什么态度? 平原派 (贵族) (贵族寡头政治) 山地派 (平民) (激进民主政治) 海岸派 (工商业奴隶主) (温和改革) 反对贵族专权,要求改革 推翻改革 进一步改革 拥护改革 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 1、梭伦出走的原因 2、僭主政治的建立 1)客观原因: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梭伦成为贵族与平民矛盾的焦点; 2)主观原因:梭伦不愿建立僭主政治,践踏民主政治。 1)背景: 梭伦出走后,雅典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政局动荡,三派纷争。 2)建立: 4)结果: 560BC 庇西特拉图 进一步推进民主进程。 3)措施: 保留梭伦改革成果,进一步打击贵族势力,提高平民的经济地位,发展工商业。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1、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 2、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据优势。……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梭伦 三、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 (1)材料中的“大盾”指的是什么?“保护两方” 主要指哪两方? 城邦政权;贵族和平民。 (2)“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据优势” 反映了梭伦改革具有怎样的特点? 带有“折中”色彩、调和、平等、节制 (3)梭伦改革的最终结果和其改革目的是否一致? 为什么? 不完全一致。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两方都不满意,他扮演了“调停者”角色,带有 “折中” 色彩的改革特点,决定了改革带有历史局限性。 三、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 1、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2、氏族制度残余和贵族势力仍然存在 3、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 1、梭伦改革——奠定基础 3、伯利克里改革——最终确立 2、克里斯梯尼改革——开始形成 克里斯梯尼改革 伯利克里改革 正式形成 “黄金时代” 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 “500人会议” “十将军委员会” “陶片放逐法” 最终确立 梭伦改革 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 克里斯提尼改革 伯利克里改革 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 促进民主政治的形成 最终确立民主政治 本课小结 1、梭伦改革虽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但他不得不出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安徽省A10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pptx VIP
- 设计院电气专业面试常见问题汇总与标准答案.pdf VIP
- 2021年福建省福州一中自主招生数学试卷.pdf VIP
- 化学-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和答案.docx VIP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营养与膳食.pptx VIP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中国通史16.ppt VIP
- 车租赁代驾合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