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拾穗第二课时.ppt
米勒 全名: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 19世纪法国著名“农民画家”,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 代表作:《播种者》、《牧羊少女》、《晚祷》、《晚钟》、《嫁接树木的农夫》、《扶锄的男子》、《喂食》等。 自由朗读课文,回顾课文,给课文分结 构段。 米勒出生在法国诺曼底一个贫苦的农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二十岁才开始正式习画。 35岁以后,由于法国政局动荡,米勒迁居巴黎近郊枫丹白露的巴比松与农民为邻。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 他从不虚构情景,每一幅画都都是从耕耘、放牧、劳动、生活着的法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中来的。 这幅画有远景,有近景,远景贺近景相配合。画面本身是静的,而表现得内容是动的,它使人好像也置身于收获后的田野中,来到拾穗者身旁。认真地欣赏画面,会使我们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巴比松画派 法国19世纪的风景画派。巴比松为法国巴黎枫丹白露森林进口处,风景优美。19世纪30~40年代,一批不满七月王朝统治的画家,如米勒、卢梭、狄亚纪要普勒和科罗,陆续来此定居作画,在欧洲美术史上声名卓着的“巴比松画派” 。它不仅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并且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 * 请你思考: 作者用文字描绘了 《拾穗》中的哪些景象? 收获的季节,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太阳偏西,收割过的地里已经堆起了好几排金黄的麦垛,有人在往车上装捆好的麦子,更多的人忙着弯腰割麦。监工骑在马上,看着田野里的一切。 三个妇女正在收割收的麦田里捡拾麦穗。 米勒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童年就跟随大人一起到田里劳动,可能也曾经 和妈妈去捡拾过麦穗。由 于他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 的感受,因此《拾穗》这 幅画画得十分逼真,充满 对农民的理解和同情。 *
文档评论(0)